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26 09:58:34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5篇

  现如今,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5篇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

  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为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结合我区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教学常规。

  一、备课

  集体备课

  1.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持人、定主备人。并做到“三有”:有记录、有检查、有反馈。每两周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两课时。

  2.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

  2.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要具体到每一节课。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后记等。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从教不满五年的教师要写规范教案,其他教师要在规范教案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教案。

  4.教务处要严把备课关,备课簿有教研组长或教导主任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

  教导处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检查至少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以上,并签名或盖章,注明日期,教导处要将检查的情况用书面形式及时向全体教师反馈,反馈材料要备案。

  二、上课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了解学情,如要求学生预习的,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教学中教师不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

  3.教师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反馈;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一句话(成功或成败之处)。

  4.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中层领导、教研(备课)组长听课20节以上,教师听课15节以上,并有听课、评课记录。学校教导处或教研室每学期要对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或抽查,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1.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杜绝惩罚性作业(力求作业的最佳值)。

  2.合理控制作业总量。每天的作业时间要严格控制在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内,即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以上均按中等水平学生完成的时间测定)。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初中每学期作文不少于7篇。要有写周记、日记或小作文的要求。各学科作业量要互相协调,不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3.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作业批改的`形式应以教师批改为主,学生的互批互改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批改格式、书写要规范,提倡精批精改、对有困难学生的可面批面改。除作文外,作业应在该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教师的及时检查和点评。

  4.教导处每学期对作业要全面认真检查两次(期中、期末各一次,形式可多样)以上,并向全体教师书面反馈检查情况,书面材料要备案。

  四、课外辅导

  1.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类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

  ⑴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⑵兴趣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力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⑶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学习压力,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课外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

  3.课外辅导要符合有关规定。不得以辅导为名组织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不得占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及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得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五、考试与评价

  1、采取多元化评价形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不得挖苦、谩骂、污辱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规范考试评价方式。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以考试为主,其他科目及实验、操作等以考查为主。每学段可由年级组或学校命题,组织一次考试或考查。考试方式一般以笔试为主,坚持笔试、口试或其他考试方式相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或考查成绩均采用等级制呈现。

  3、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各负其责,适时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

  4、提高考试命题水平。任课教师要能自己独立命题,试题要科学编制、精选改创。试题难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加强命题反思,提高命题质量。

  六、课后反思

  1、坚持多样化的课后反思。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反思可以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课后反思的呈现方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札记”等形式。

  2、形成撰写课后反思习惯。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2

  1、备课

  (1)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是:

  ①熟悉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明确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具体内容,掌握重难点以及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了解教材体系及各章节内在联系,了解与本课程前后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

  ②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③认真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④准备好补充教材、辅助教材、案例、习题和作业;作出教具、实验器具、电教器材的.使用计划。

  (2)任课教师应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认真对集体备课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3)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讨论贯彻教学大纲、处理教材重点难点,研究统一教学进度,安排练习和作业,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体会等。

  (4)教师备课应比上课超前三课时左右,保证上课前有充分准备。教师担任重复讲授的课程,也应有新的准备,注意更新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

  (5)校长、教导主任应经常了解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定期对教师备课进行检查;对集体备课作出安排。

  2、讲课

  (1)对教师讲课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讲授正确,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板书工整,组织严密。教师讲课要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启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在上课铃未前站在教室门口,做好上课准备,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教师缺课误课,要按教学事故严肃处理。

  3、作业

  (1)任课教师应重视作业练习,精心准备,及时布置,认真批改,细致讲评,使作业收到预期的效果。

  (2)作业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深度、广度适当,数量适中。

  (3)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时应作批改记录,认真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并据经进行讲评。

  (4)教导主任、教研组长要经常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每月要检查2次学生作业和批改情况。

  (5)重视课堂练习。对于课堂大型综合作业,教师更应充分重视,列入学期授课计划,认真作好准备,深入进行指导。

  4、辅导和答疑

  (1)任课教师应深入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答疑活动。对学生辅导和答疑应以个别进行为主,除非遇到普遍的问题,一般不要面向全班辅导。

  (2)任课教师应在教学单元结束,讲授重点、难点,利用自习时间到班上辅导。

  xx小学

  20xx年9月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3

  办公电脑是为了方便教师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重要的基础设备,是教师重要的工作手段。为加强对教师用计算机的管理,确保计算机正常使用以及校园网的安全运行,让计算机更好地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办公室电脑为学校所有,由学校统一配置下发至办公室,教师人手一

  套,编号签字领用。使用人即为日常唯一保管与维护责任人,有保持办公电脑正常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如因使用不当或他人随意操作等造成电脑损坏,由保管责任人负全部责任。若由他人损坏的,再由保管责任人去追究赔偿。

  二、教师电脑设备是进行教学、科研和办公的辅助教学设备,专为教育教学服务,因此仅供本校教师本人工作使用,不供其他个人和校外人员使用。

  三、办公电脑的主要用途为参与学校网站建设、查阅资料、电子办公、电子备课、学生管理、家校联系、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等,并通过网络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工作时间不得利用办公电脑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如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看电影、听音乐影响他人等),不得浏览不健康网页。各年级组长有权利和义务督管本室人员。

  四、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拆装计算机、更换计算机设备,不得私自外借、搬离办公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重装计算机操作系统、修改系统配置、IP地址、安装不安全软件。确因教学需要,需提出申请后由信息教师给予安装。电脑使用中出现非人为的.硬件故障需要维修,请与总务处联系。

  五、办公电脑应正确使用,倍加爱护,做到人走关机,断电过夜,节约用电,延长电脑使用寿命。

  六、不得在机器上摆放物品,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磁盘或移动硬盘,以防止病毒入侵。

  七、保证遵守学校和其他各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遵守社会公德,不得利用学校网络在互联网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送信息,损坏他人名誉,侵犯他人隐私,不信谣不传谣。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电脑使用者负责。

  八、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寒暑假、节假前统一将电脑按学校要求妥善处理,并作好登记。否则由此造成的失窃后果由电脑使用者负责。学校如果发现教师有违反以上任何一条制度的,将给予警告及相应的经济处罚。

  九、每位教师每天必须浏览学校网站,关注学校动态信息,并积极投稿。要求每台电脑必须把学校网站设为主页。

  十、每位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有关电脑使用和维护的知识,经常对系统、软件升级,清理系统垃圾,查杀病毒等,保障电脑正常运转。

  十一、本制度自制定之日开始实施,其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4

  为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落实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精神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备课制度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中学设立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其它各科)共四个教研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出开展教研活动的方案、计划、制度等。

  2、坚持集体备课。

  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至少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研讨会。研讨会上,要从课标、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对近一段教学安排进行讨论,形成一致的看法,用以指导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

  3、认真设计教案(学案)。

  各科教案使用统一的备课本(七、八、九年级使用学案导学),每学期的备课本前应有详细的教学计划(包含学期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措施和方法、教学课时与进度安排表等内容)。应分课时编写教案(提倡教师写详案),教案应体现以下内容:课题、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小结、板书计划、教学后记等。七、八年级采用“五环节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模式”设计学案,五环节为练习反馈、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梳理巩固、达标检测,教师精讲控制在10分钟左右。要求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学案)。

  4、建立教案(学案)周查制度。

  教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学案)后,先由同头教师修改补充,然后由教研组长审定签字后,教师方能使用教案(学案)上课。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每周对教案(学案)检查一次,检查时要做好详细记载,并盖章确认。语文教案(学案)中的作文教学(指导与讲评)要单独备课,理科教案(理、化、生、科学)中的分组实验教案也要单独备课。查阅后,在下一周例会进行情况通报,对优秀教案(学案)予以表扬、奖励,对有问题的教案(学案)要提出改进意见,并限期改正,此结果在每月进行汇总后与教师责任制挂钩。

  二、上课制度

  1、严守课堂纪律。

  任课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导处编排的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动课表。教师必须在在响上课铃之前到达教室,不拖堂,中途不随意离开教室,不在教室内接打电话等。

  2、注重仪表。

  教师上课时端庄整洁,仪表大方。不穿拖鞋、背心进教室,不在教室内抽烟。

  3、讲究教学艺术。

  课堂结构紧凑,既有适当的密度、速度,又有适宜的难度和强度,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教师讲授时间每节课控制在10分钟左右。能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帮教学生要以理服人。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探究。板书不仅突出重点、难点,而且要工整美观。

  4、教学用语精炼、准确、易懂,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教师要求用普通话讲课。课堂用语力争用科学语言,准确无误,不讲方言、土话,更不得使用粗俗语言,声音要清晰,提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授课。

  5、尊重学生。

  课堂上,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应鼓励学生创新。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按照“五环节高效课堂学案导学”模式授课。

  三、作业批改制度

  1、作业布置严格规范。

  各科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作业,作业习题要精选,份量要适当,难度要有层次性,题目准确无误。

  作业量:大作文,七至九年级七篇,2月(9月)份完成1篇,3月(10月)份2篇,4月(11月)份2篇,5月(12月)份2篇;日记每周查阅1次。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生物、历史、地理九科作业按学案全批解,各科学案数必须达到上课节数的85%;3—6年级语数英按上课节数每节课有作业,以上作业,均须全批改。各种基础训练(学研指导案)由任课教师督促全部完成并全部批改,无作业本的科目基础训练须详细批改。已批阅的考试卷计入作业数。

  学生作业书写要规范、整洁。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严禁学生用作业本做草稿本。

  2、作业批改要及时。

  要按时收交作业,对缺交、迟交作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课堂作业要全批全改,并及时发放批改后的作业本。对作业的情况要做好简要记载。批改符号要规范,并用鼓励性评语。课外作业应采取面批面改、重点批改、互评互改等方式进行查阅。

  3、要重视作业的讲评。

  要引导学生更正作业中的错误,对典型错误要集中讲评,个别性问题要面批面改。

  4、建立作业评比制度。

  教导处每月要组织一次作业检查,对学生优秀作业,应及时组织展览或表扬。对批改认真的教师要表扬鼓励,对批改马虎者提出批评。

  四、辅导制度

  教师要主动及时地利用自习课进行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看书、复习、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个别学生面批面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对学困生或缺课学生弥补缺漏;对优秀学生、特长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鼓励教师课外无偿辅导学生。

  五、考试与评价制度

  1、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

  学校每个学期组织文化科目的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其它科目每学期组织一次考核,并及时组织各学科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抓好教学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要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

  学校组织各年级各班采取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接合的评价方式,注意学习过程评价与测试成绩相结合。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3、要规范考试考查程序。

  命题要严格依据课标,依据教材,全面科学,份量适当,难度适中。不出偏题、怪题,更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师生要严格遵守考试规则,考前15分钟才能启封试卷。对违反纪律作弊的师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和处理。教师在考前要对考试的内容有计划认真系统的组织复习和辅导,考后应认真进行阅卷,并做好试卷分析,学校并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质量评估,应把考试评估的结果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六、校本教研制度

  1、教师业务学习坚持集中与自学相结合、

  每位教师坚持订阅一门学科报刊杂志,每期学校召开一次业务学习经验交流会,集中学习,集中讨论,研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业务讲座。

  2、教研组听课评课要常规化。

  教研组应合理安排公开课、研讨课、比武课,组织教师听课。校长、副校长、教育专干、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听课要有详细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全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要经常开展评课活动,教师要本着互相学习的目的,认真参加评议,评价中不讲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尽量评到点子上。

  3、课题研究要常抓不懈。

  课题研究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教师业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鼓励一线教师进行有效的“小课题”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堂文化建设开展有效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七、学校行政定期与不定期的督导检查制度。

  中学行政每月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每次定期检查的教案由教师本人送教导处检查,作业送教师办公室检查),以通报的形式反馈,据此作为教师责任制的落实与绩效挂钩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按照《湘西自治州中小学教学常规》及其补充规定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各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常规管理机构

  成立“执常”领导小组和“执常”检查小组。

  执常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成员:校行政人员

  执常检查小组组长:教导主任、副组长:教导副主任

  成员:教务处工作人员

  三、教学常规的实施

  (一)课程管理

  1、学校按上级要求开足开齐学科类课程(含试验)

  2、学校按《常规》要求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课表由教导处统一编排,每周上课时数达到32课时,任何教师不得随意减课、停课,也不得增加课时,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二)计划管理

  1、计划分学期制定,包括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的教学、(教务)工作计划、政工处的有关学生思想及安全计划、教研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班级的班务工作计划、教师的教学(含实验)工作计划、学生辅导计划。

  2、各类计划制定时要一式两份,学期初交年级组审核,再交教导处批准后方可实施,否则作无计划论处。一份存档,一份由教师作工作参考。计划的实施由学校每期不定时检查两次,并做好相应的评价,记录备案,记入教师量化评分。

  (三)过程管理

  1、教案撰写要求

  ①、教学设计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选择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他能力,教案的撰写要求因课而异。

  新授课教案应写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教学流程的基本设计(包括导入、展开、过渡、学生练习、讨论等活动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用具的使用、板书的内容、形式和时机、课堂练习、小结等)。复习课教案要与学生的初始学习情况相结合。突出针对性。教案应突出师生互动方案的设计,师生互动方案设计应以学生如何学为中心。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教师应在对自身教学活动经常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撰写教学反思札记(每周不少于一次),提倡撰写预习提纲、布置和指导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

  ②、提倡超前备课,。以一周为宜。带多头(多科)的教师可以只写一个详案,但余科可写简案。

  ③、语文科的作文教案及物理、化学、生物科的实验教案提倡分开写。

  2、上课要求及检查制度

  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保证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学会自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学生共同创造和谐、融洽、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让学生停课。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流程,不得随意偏离教学主题。物理、化学、生物要重视实验教学,按课程要求完成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教师教学要尽量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工整,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教态和蔼、自然得体。教师要自觉遵守课堂作息时间,不得提前或推后上下课时间(室外课可提前5分钟下课),课前不得饮酒。不准无教案上课;不准上课时做私事、不准穿背心、拖鞋上课,不准在课堂上吸烟、不准在上课期间随意走出课堂、不准随意上室外课(除体育课外)。教师着装要庄重、朴素、整洁,符合教师职业身份。

  ②、实验教学要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开齐、开足,配备好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和药品。摆设规范合理,做到帐物相符,学初有计划,期未有总结。

  3、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及检查制度

  ①、作业布置要适量,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必须布置书面作业,每天的作业总量不得超过90分钟,提倡在课堂内完成。

  ②、批改作业要细致,应全批全改,不得错改。详细批阅的作文每期不得少于4篇,批阅时应指出错别字,病句,并有适量的建议和鼓励性的批语。

  ③、发放作业要及时,除作文外,其余作业应在第二天发放。

  ④、不准搞惩罚性作业。

  ⑤、“执常”检查小组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每月检查一次以上,有问题的要限期整改。

  4、辅导要求及检查制度,

  ①、辅导要做到“三确定”、“,一不准”。即确定研究辅导内容:确定辅导对象;确定辅导时间;不准用自习课、课余时间节假日讲授课、集体补课。

  ②、教师辅导学生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习时间,辅导后要作好记录,辅导记录的次数不得少于学校安排的早晚自习节数。辅导应有阶段性总结(一学期不得少于12次)

  ③、对教师的辅导情况由值周行政及值日教师检查查堂,由“执常”检查小组检查记录,检查是不符合“三确定”、“一不准”,并作为发放辅导津贴及目标管理教师考评的依据。

  5、考查与考试要求及质量分析制度

  ①、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九科每学期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考试内容不超本超纲,过偏过难。考试结束后,成绩分年级分班进行统计,并作好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教师所教学科的成绩以应考人数和实考人数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并与区、县成绩进行比较排队。

  ②、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劳技、活动、信息技术等科在期末进行考查

  6、教研活动

  以教科室的相关规定为准。

  7、教学评价。

  学校按常规要求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其主要因子有如下几个方面(详见教师教学评价表)

  ①、教学计划及总结(5%)②、备课、教案(25%)③、课堂教学(30%)④、教学检测(40%)

  四、常规资料检查的时间和内容

  原则上每月检查一次,除备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外,其余一般在月末进行。检查的内容包括:教案、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听课笔记、考试与考查、辅导学生记载等。

  五、奖罚制度

  每次检查将教师的各种资料与教师月结构工资及年终考评挂钩,无故缺交的均视为当月无,扣币10元,另扣2分,无故迟交者扣币3元,另扣0.5分。扣币直接从月结构工资中扣除,扣分计入教师月考评分。

  1、备课(教案):教师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写有教案,一个头者必写详案,多头多科者可写一个详案,余科可写简案。教案每缺一节扣币2元,另扣0.1分。原则上教案必须与教学进度统一,在正常情况下,语文每月不得少于12篇,数学、外语每月不得少于15篇,政治、地理、历史、生物每月不得少于7篇,物理、化学每月不得少于10篇;音、体、美、劳、信息每月不得少于3篇(教案按书写篇数算)教案评为甲等,奖励5元/次(特殊情况由教务处成员讨论决定)。

  2、上课:

  ①、教师无教案上课的,一人一次扣币3元,扣分0.1分:

  ②、上课迟到、早退一人一次扣币3元,扣分0.1分;(按二道铃声落为计算标准,特殊情况必须与教务处值日人员联系)

  ③、上课穿背心、拖鞋的,一人一次扣币3元,扣分0.1分;,

  ④、上课做私事,一人一次扣币3元,扣分0.1分;

  ⑤、上课不负责任,不管学生纪律,组织教学不力,随意下位,高声喧哗,课堂杂乱无序,影响较坏的,一人一次扣币3元,扣分0.1分。(以学校行政及教导处抽查为准)

  ⑥、室外课,教师必须有上下课过程,清点好学生人数,不集合上下课,按早退处理,“放羊”者,作旷教论处。计算机课上学生打游戏或不到机房学习而教师发现不处理者。发现一次扣币3元,另扣0.2分。

  3、听课:每缺一次扣币3元,另扣0.1分,听课笔记不合格视为无。

  4、计划、总结:每缺一次扣币5元,另扣0.2分

  5、辅导记载:每缺一次扣币2元,另扣0.1分。不合格者视为无

  6、教学反思每周一篇,每缺一篇扣币2元,另扣0.1分

  7、作业批改必须一题一改,全批全改(作文每期不得少于8篇,每缺1篇扣币5元,另扣0.1分,其中4篇必须全批全改,每缺1篇扣币10元,另扣0.2分,并不定期检查,检查时缺作业、缺批改,每次扣币10元、另扣0.3分)

  8、教学质量奖:(1)凡属县级以上或学校每期末举行的统考统阅科目,在全县统计及排名中(以同类学校相比,按实考分算)获得前三名者分别奖所任课教师300、200、100元(此项无统计则放弃);名次在后三名者分别罚所任课教师100、80、60元(此项无统计则放弃)。

  (2)凡在全县抽考的科目,在全县统计及排名中(以同类学校相比)获得前三名者分别奖所任课教师150、100、80元(此项无统计则放弃);名次在后二名者分别罚所任课教师50、40元(此项无统计则放弃)。

  (3)带专业课按(1)、(2)两条落实,带非专业课同奖罚减半。

  9、室外课除体育课外,其他课要到教导处打招呼,如同意方可进行,否则,作旷教论处

  10、上课5分钟后未到,算旷教;教师离岗(中途走出教室3分钟)、未经教导处同意相互调课、代课、提前下课都作旷教论处。

  11、实行轮流守课制,原则上分年级、分上午、下午互守的方式进行。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5

  体育活动

  1、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体育组长要具体负责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学生使用,并及时报修并出示警示标志。

  2、开展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活动要领,做好示范、指导以及防护工作,运动前做好各项准备活动。

  3、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不准离开老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4、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组织、指导的责任,因组织指导过错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事故老师要负责任。

  5、不要强行让学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

  6、学生在参加田径和赛跑及召开校运会时,要事先了解学生病史,身体不适者、特异体质者严禁参加。

  体育教学:

  1、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时讲清楚运动注意事项,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实行体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

  2、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按时上课,听从指挥、不迟到早退。

  3、上体育课任课教师必须穿运动服、球鞋。

  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5、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6

  一、课程管理

  (一)课程设置

  1、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自治区、地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学校有义务向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反映国家和地方课程计划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学校有责任建立校本课程的内部评价机制,对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要进行自我监控,确保学校办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以保证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总体目标上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2、根据教育部和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学校所在村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二)校本课程

  1、学校在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机构或人员合作开发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对教师提出一专多能的要求,将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般遵循非教材化的原则。

  (三)综合实践活动

  1、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各学校要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得用其它课程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综合实践活动在课时安排上可贯彻固定安排与弹性安排相结合的原则,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

  2、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要建立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综合实践活动予以积极的支持。

  3、要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校内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以及信息化课程资源等,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二、教学活动管理

  (一)教学计划

  1、应按照培养目标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和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得到贯彻实施。

  2、开学一周内,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工作安排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学校教学工作配档。要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每学期授课的周数。学校应严格执行教学工作行事历,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教研组应根据区教研中心学科组教研工作安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围绕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在开学第一周讨论制定完毕,并报教导处备案。应有计划地对各教研组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其落实。

  4、备课组应根据教研组工作计划及本年级教学任务,在每学期开学预备周内组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填写《教学进度表》,并报教导处审批。对不符合要求的,要督促其修改完善。教导处应有计划地对各备课组教学计划和进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其落实。

  (二)课堂教学

  1、学校领导和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学生、学生家长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教师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对教改效果显著,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2、应结合教学研究课题,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定数量的教学研究课、示范观摩课,并形成制度。要组织好评课活动,做好记录并存入教学档案。要重视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

  (三)作业和辅导

  1、应制定学生作业的基本要求,规定作业的基本格式,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应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建立、健全对课内外作业量控制的方法,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总量,以达到提高作业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3、应经常了解各科作业批改和反馈情况,对不负责的教师加以督促改进。应提倡在作业批改方面作改革和创新,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试验的教师应将方案报教学管理部门批准备案,期末写出试验效果报告。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7

  一、教学常规操作管理

  (一)教学计划与总结:

  教学工作必须按照学校的总目标和整体规划统一要求,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法措施、实验教改科研项目、测验考查安排、课外活动、各项竞赛等方面。教学计划力求简明精练、清楚、系统、实用。对施行所制定的计划后,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写出专题性论文或经验总结。

  (二)备课基本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每个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备好课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深入、充分地备好每一堂课。

  2、备课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从宏观上明确本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要求的教学规则;微观上必须明确每一课时的目的要求、任务和具体内容。

  3、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对每一课时应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理解严密准确,不出错漏。

  4、备课既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安排教学步骤,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激励学生当学习的主人。

  5、认真写好教案。教案整洁,条理清楚,切实能指导上好课,不搞形式主义;不能抄袭人家的教案;每一课的教案以课时为单位编写。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具准备、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案要明确地体现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无教案不得上课。

  6、备课形式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要有一位教师作中心发言并指定专人作好活动记录。

  7、学校建立教案检查制度,由教导处和科组长负责检查。教学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8、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独立制作教学软件辅助教学。

  (三)上课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教师上课必须准备充分,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仪表整洁大方。

  3、上课前指导学生进行必要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目的要求明确,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要漫无边际,东拉西扯。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牢,从而达到“减负”高质量的目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牢记,自己既是一位教学工作者,同时又是一位德育工作者。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坚持教书育人,努力做到“文道统—''。

  6、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贯彻启发教学原则,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手段,给学生以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举一反三,能灵活运用。

  7、坚持用普通话教学。讲课声音清晰,响亮,表达意思明白,语言生动有趣;板书讲究艺术,要求正确、清楚、端正、富于启发性。

  8、严格上课纪律,做到上课时不迟到,不会客,不带手提电话,不接电话,不抽烟,不坐教。无特殊情况,不得拖堂。

  9、尊重学生,偏爱差生,不谩骂、嘲笑、挖苦学生,坚决贯彻《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包括罚站、罚抄书、赶出课室、罚晒太阳,任何形式的打人)。如果体罚学生,查有实据,除批评教育外,视情节扣除当月部分或全部奖金,

  情节严重,造成事故,要负法律责任。上课要认真负责,室外上课要采取措施,保证学生的安全,如因失职,而致使学生受到伤害者,要负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10、课后要加强教后的反思,写好教后小记,检查教学上的得失和体会。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

  1、课内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精、活”的原则,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创造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的机会,加深理解,提高实效。

  2、作业布置要适量,依纲靠本,坚决反对“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课业过重负担。

  3、作业要求要严格,同级同科对作业要有统一的要求。要严格要求学生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作业,当前要特别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从小养成细心审题、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一定要从一年级抓起,级级把关,抓出成效。

  4、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做到符号清楚,字体端正明了。作业错误要指出,批语要多鼓励学生,多教给方法并启发学生自行改正,作文要重视培养学生自觉修改文章的习惯,对于后进生,提倡面批。

  5、要重视作业的讲评。要对学生的作业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分析综合,及时评讲,查漏补缺。对于后进生,要热情帮助,耐心指导。

  6、建立优秀作业表扬奖励制度,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7、学校建立作业布置与批改检查制度,每学期检查两次。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由教导处、科组长负责检查。

  (五)辅导学生要求

  1、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拔和培育尖子,可以为学校在各项比赛中争取荣誉,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打下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提差和培尖工作。

  2、必须热爱后进生,正确对待后进生,坚决反对厌恶、排斥、歧视、放弃后进生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后进生。

  3、必须热情、耐心辅导后进生,及时帮助他们找出后进的原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必须在授课提问、设计练习、布置和批改作业等环节上,照顾后进生的实际。特别是要精心设计适合后进生思考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5、要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对待后进生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要充分肯定。同时对他们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也要实事求是地以适当的方式给予教育、纠正和辅导,引导他们不断改进。

  6、要正确对待成绩优良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在班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热情帮助后进生。共同进步。对优秀生不能过于溺爱,不能助长其骄傲情绪。

  7、在教学和辅导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要重视选拔和培养尖子,提高他们参赛能力,为校争光。

  8、早读课以辅导语文、英语、数学为主,各科辅导时间由各年级商量确定,辅导教师要按规定时间落班辅导。

  (六)考核学生要求:

  1、对学生进行考查和各科综合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又能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2、考查命题要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教材内容,不超纲,也不编浅,紧扣“双基”适当灵活变化,能考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必须严格考查纪律。端正考风。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良好考风的教育。

  4、严格按试题“评分标准”评改试卷,不得因是本级、本班、本科的学生而放宽要求,也不得对别级、班、科的学生有任何不公正的评分,要求实事求是,公正评卷。

  5、每次考查评卷以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并填好报表上交教导处,以利于改进和提高。

  (七)听课、评课要求:

  1、学校要努力形成虚心学习,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的良好风气。听课、评课是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的重要形式,全体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2、按照督导评估要求,每学期学校行政听课人平均40节以上。科任教师听课人平均20节以上,学校按照每位教师听课节数给予评分。

  3、教导处、科组长、班主任都应协助做好听课准备工作,如时间的安排、电教设备、课本、椅子的准备等。

  4、听课时,听课教师要提前三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不中途离场。上下课应与学生一齐起立,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5、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授课学校、班级、老师、讲授课题、教学活动过程、板书、简评等。

  6、要认真参加评课。大家要秉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态度参加评课,好的方面应该肯定,供大家学习;不足之处也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以利于改进的提高。评课不能搞“一团和气”或互相“揭短”。

  二、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为确保课堂规范地进行教学,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课堂常规,每位教师遵照执行。

  1、坚持预备铃响后1分钟到位,教师到达教室门口时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上课情绪,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学具准备情况,及时表扬鼓励,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2、上课,教师立即进入课堂走上讲台,示意值日生喊“起立”,教师迅速检查学生致敬情况,要求学生向教师行注目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齐说:“老师好”,然后老师向学生行鞠躬礼致谢。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小学生守则》和《课堂规范》,引导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有良好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站姿、坐姿,看书写字时,坚持一尺看书写字距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5、教师必须既管教又管导,严格课堂常规纪律,搞好组织教学,对违反课堂常规要求的'学生要及时提醒,及时教育,坚持全面教育,以理服人。

  6、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可以严格,但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泄个人怨气。

  7、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结束授课说“下课”。值日生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站好后齐说“谢谢老师”,教师向学生行鞠躬礼,后离开教室。

  8、教师必须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随便离开。如课前学校安排有眼保健操,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9、在各个功能室授课时,教师必须教育学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搞好组织工作。

  三、各科优化课堂教学的标准

  (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明确,要切合教材的要求,切合小学生的实际,通过教学逐一实现。

  2、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

  1、备课理解要深透,能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备课做到四个精心(精心设计教学步骤、精心设计课件、精心设计提问、精心设计练习)。

  2、备课注意教材的整体性,注意每册、每单元、每篇课文内在联系。

  (三)教学结构:

  1、课堂结构严密,教学思路要清晰。课堂上要体现预习、质疑、读讲、计算、写练等环节。

  2、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要体现学生为主,训练为主。

  (四)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教学,能根据教材特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法。

  2、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手段:

  1、教学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教态自然。

  2、能充分运用校园网、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运用直观教具(如插图、挂图、模型、实物以及板书)进行教学,能根据教材内容有机运用电脑、录音、录像、实物投影仪、电视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时间支配合理,准时上下课,作业份量适当,不布置过量的机械重复的课外作业,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

  四、教研活动制度

  1、加强教学研究、教改研究活动,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全体教师必须积极、准时参加教研活动。

  2、每个科组开学初必须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根据学校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教研、教改活动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3、科组长主持教研活动,每次活动要确定一个主题,要有老师中心发言,力求做到每次活动有目的、有内容、有气氛、有所得。每次教研活动必须做好记录,每月要有三次以上教研活动时间。

  4、科组长要及时总结教研、教改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争取教研、教改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5、学校对好的教研、教改经验总结或论文给予奖励。

  6、各科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7、教研实验科目要做好原始记录和实验追踪,要有专门的档案资料。

  五、教师业务进修培训的规定

  教学研究的作用,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面而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制定我校教师业务进修暂行规定:

  1、每学年各学科开展一次全校性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评比选取优质课,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挖掘教材,研究教法,互相学习,扬长避短,提高业务水平。

  2、同级同科之间,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3、凡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的教师,要严格遵守纪律,不得无故迟到和旷课,表现好(成绩优异者,学校给予适当奖励)。

  4、凡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的教师,每学年要向学校交一份学习总结,总结一年来学习的情况及体会。

  5、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观摩听课。回来后,科组长组织座谈,以促进教师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外出听课学习,回来后必须传达汇报。

  6、要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进修、培训,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使自己成为新时期更加合格的人民教师。

  7、学校支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对参加进修培训的老师,学习尽可能合理安排好其工作,努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8、刚从院校毕业出来工作的老师,要积极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新教师岗位培训。中青年教师也要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四十岁以内未达到大专学历的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历培训。对于参加进修、培训全勤和取得优秀成绩的老师,学校可给予适当的补助。

  9、加强校本培训,成立校本培训机构,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全体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制度

  一严格教育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教委《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的若干规定》和东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十二条规定》。不随意增减课时,开足课节,校长及教导主任随时抽查,如发现违反规定者,除教育外并扣罚当月奖金。

  2、教导主任定期检查校、教师、班级课程。教学要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不得任意增减教学内容,额外提高教学要求。落实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

  二严格考试管理。

  1、每学期只限期末考试一次,平时一般不得考试,只做一般的质量检查。

  2、综合考试成绩一律执行等级评价制度。

  三严格控制课外作业。

  1、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作业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45分,五、六年级不超一小时。

  2、教导处一学期定期两次检查学生作业,教案,并有记录。

  3、不留惩罚性、重复,机械性作业。

  四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

  1、学校不设早、晚自习。早上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30分,下午不得超过4:30分(非值日生),在校时间不超6小时。

  2、学校不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补课。

  五严格“办班”管理

  任何人不办未经批准的各种项目的补习班。

  六严格控制各种活动竞赛。

  1、任何班级年级不举办未经同意的各种竞赛。

  2、任何教师不允许以任何借口向学生推销书籍等。

  3、学生书包只准带与当天课程有关的书籍。

  如有违反上述规定之一中,扣罚当月奖金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违反两次以上者与年级教师个人考核挂钩。

  七、转化后进生制度

  1、学校分派一名领导专抓后进生工作,要求每年后进生的转化率达到80%以上,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2、班级有后进生帮教规划。

  3、班级有后进生帮教方案、措施。

  4、对后进生不歧视,不放弃,深入理解,耐心教育。

  5、把转化后进生工作作为教师年终业绩评定的内容和评优晋升的一个条件。

  6、班主任对后进生多谈心,多家访,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多与科任教师联系,齐抓共管。

  7、科任教师要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关心后进生的学习。

  8、组织优秀生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生带领后进生学习活动。使后进生能及时得到帮助,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9、教师应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善于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乐于与后进生交朋友。

  10、要优先给后进生补习功课,优先回答问题,优先面批作业。

  11、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追踪调查,建立后进生追踪档案。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8

  一、教学计划

  各学科教学计划要分教材简析、班级情况分析、教学目的任务、教学进度、教学措施(含拔尖和转差措施)等5大项,其中语文再加“作文教学”一项。

  任课教师制定计划前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吃透精神,通览教本和教参,熟悉并理解本册教材目的、要求和任务,明确它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理清脉络,弄清纵横关系,然后按所定项目认真书写,做到清楚、明白。

  制定教学计划的具体要求如下:

  1、“教材简析”一栏,要填写本册教材特点、主要内容、编排方法等。

  2、“班级情况分析”一栏,在了解所教班级学生情况后,能对学生情况作出客观的分析,如原有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优秀生和学困生等。

  3、“教学目的任务”一栏,要根据不同学科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水平,提出恰如其分、简洁明了的要求。

  4、“教学进度”一栏,“周次”、“起讫月日”,照学校分发的周历填写;“教学内容”填写所教课题或章节内容;教学准备填写图片、教具、电教用具、其他资料等。

  5、“教学措施”(拔尖和转差的措施)一栏,拔尖、转差二类对象要明确,措施要扎实有力,目标要符合实际,指向要鲜明。

  6、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一栏,要根据教材要求,明确每次写作主题,要认真计划好指导、写作与讲评,确定大、小作文题目或范围,次数要写清楚。

  二、备课制度

  备课就是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并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和课时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是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作为教师都必须在备课上狠下功夫。

  一、编写教案总要求

  1、教师对学校所设的课程都必须认真备课,编写教案。所有学科都要超前备有一周的课。

  2、备课编写教案中要特别重视改革课堂教学,体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构建以发展为本,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编写教案的格式力求规范:

  “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教学准备”要写清楚教具、学具准备和多媒体电教使用要求;

  “教学过程”要优化组合,思路清晰;

  “板书设计”要分课时有机地写在教案内,教案最后要有完整板书;

  “作业练习”或“课外实践操作”要适量并写明内容;

  “教学反思”要写出一节课的成败得失。

  二、个人备课要求

  根据学校的实际,对不同教学水平、教学经历的教师,有不同的撰写教案的要求。原则上,语文、数学教师在个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和进行备课组集体备课研讨、,确定以下三个层次的.撰写要求:

  第一层:具有较高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教师,可采用电子备课,即在电子教案的基础上把教学简案(如教学过程、知识点等)分教时撰写在教本空白处。语文老师要求上完一篇课文写一次教学反思,数学老师要求上完一个练习写一次教学反思。

  第二层:基本能把握课堂教学的教师,除上述备课要求外,每个月还要手工撰写一个精品教案。

  第三层:青年教师,对整套教材或某学段的教材还不熟悉,驾驭课堂的技能还未基本掌握的教师,要求在备课本上撰写详案(即手工备课),教学反思要求同上。

  其他学科(英语、思品、科学、常识、音乐、美术、电脑、体育等)教师都要在备课本上(表格式教案)兼职的教师在备课本上撰写简案。英语教师要求上完一个单元写一次教学反思,其他专职教师的教学反思,每次字数不少于50字。

  三、集体备课要求: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集体钻研教材教法,分析本年级组的学生情况,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备课质量。

  1、组织本组教师在个人独立钻研教材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分析、交流每个单元的特点、重点、难点和疑点;介绍、借鉴作业练习的设计,共同解决减负保质的问题;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动向,尤其是学困生的情况;商讨单元学科拓展的问题。

  2、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集体备课一次。每次定一名主讲教师,由他准备单元主讲材料,会上先请主讲教师发言,再由其他教师讨论、评议和补充;备课组长根据主讲和讨论的情况,归纳好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和结论,作好记录。

  3、备课组成员分单元拟写单元教案,在电脑上共享。每单元上课前,由组长负责打印一份书面教案,课前每位教师相互传阅,按三类要求备好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上课制度

  1、认真备课。每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应从“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减轻负担”五个方面着手。

  2、教师要遵守上课时间,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准时到达教室门口,巡视学生准备情况,待学生安静后,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

  3、保证上课时间,不带手机、早餐、茶杯进教室,课中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不得会见客人,不接电话,不提前下课,不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

  4、无特殊原因,教师不得坐着讲课。不任意停课,不擅自调课。

  5、在专用教室和体育场地上课的老师必须提前到规定地点等候或带引学生进场和上课,并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下课后有序退出教学场地。

  6、尊重学生,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影响学生课间休息。

  7、教师仪表端庄大方,衣着整洁朴素,不穿奇装异服,不穿拖鞋、背心短裤进教室。不在课堂上吸烟。

  8、教态自然大方,用普通话讲课,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言要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有趣味性,不讲空话、废话。要提倡微笑教育,不带个人情绪,态度和蔼、亲切。

  9、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肯定和鼓励“学困生”,严禁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不得剥夺学生听课权利,不得将学生轰出教室。不能为了个别学生不遵守纪律而停课处理,妨碍全班同学上课。

  10、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11、教学方法要得当,能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佳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12、要精心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设计要合理,组织要严密。要运用探究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讲课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演练不少于15分钟。对教学效果的当堂反馈要以中差生为主,特别要关注中差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13、布置作业既要又质又要适量。使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巩固知识,坚决杜绝盲目地、机械地、重复地做作业。

  14、教具的运用要得当,积极恰当地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突破重点与难点,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15、教学板书要认真设计,书写要工整,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潦草字。

  16、要经常指导学生的读写姿势,掌握“一尺、一寸、一拳”的要求。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作业制度

  (一)作业总体要求

  1、作业要精选,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作业应指导学生在课内完成。课外作业、回家作业的数量与难度要适当。每天的课外书面作业总量:

  类别年段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四年级 五年级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2、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收举一反三之效,通过多样的题型,多变的形式,综合检测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3、要注意指导学生作业方法,要严格要求学生按规范认真作业,书写工整,不在作业本涂涂改改。

  数学、英语等学科作业中的汉字与语文作业同样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按时上交。

  4、学生作业要及时上交,及时批改。批改字迹端正、认真、正确,不把错误留给学生,批改符号要规范,批语要恰如其分,以鼓励为主,提倡面批,个别指导。各学科的必做作业教师应指导每一个学生做好,尤其是学困生的作业,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做、不批。给学困生更多的作业帮助和指导。

  5、教师要备有批改笔记,要及时记载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及时评讲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订正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再批,以便让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

  (二)各学科作业具体要求:

  语文作业

  一、必改必查作业:语文作业本(1、2)、生字词语抄写本(1、2)、听写本、大作文、小作文。

  二、作业批改要求:

  (1)对学生作业要求要高,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字迹要求清楚端正,不涂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仔细地批改,作业错误要及时订正并进行再批。特别是学困生的作业,一定要督促其认真完成,做到面批面改。

  (3)在作业最后一行中间打上星级,右首用阿拉伯数字写上批改日期,书写字迹工整。

  (4)作业批改的标准符号:

  符号 表示意义 运用格式

  √ 答案正确 批在答案右下方

  ╳ 答案正确 批在答案右下方

  答案部分正确 批在答案右下方

  错别字 下面一个圈,批在错别字的外围,上面一个圈表示换上的正确的字或词。

  增加内容 批在需加句子的前面一字中

  删减内容 批在需减内容的外围

  前后调换 批在需换内容的前后

  用词不当 批在词句的底线上

  好词好句 批在词句的底线上

  ★ 优秀、有创意 批在答案的末尾

  三、作文批改要求:

  (1)精批要求:要有总评、有眉批、有星级或评分,有文字语句的修改,错别字改出率≥90%,病句改出率≥70%。

  (2)略批要求:要有总评、有星级或评分,有文字语句的修改,改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3)批改量:大作文精批量必须达到二分之一,全学期每生精批4次以上。小作文精批量达到四分之一,全学期精批2次以上。在学生上交之日起一周内完成作文批改。

  (4)批改格式:作文本第一页写明“篇次、篇目、写作日期、得分或星级”;

  每次作文批改时,评分写在眉批栏的顶首,总评写在篇末,批改日期写在篇末右下方,注意批改字迹端正。

  (5)作文练习数量:

  年级

  类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大作文 ≥8 ≥8 ≥8 ≥8

  小作文 ≥8 ≥8 ≥9 ≥9

  一、二年级建议语文老师在作文本上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写句子或短小的日记。

  数学作业

  一、必改必查作业:数学练习本、数学作业本、口算训练。

  二、作业要求:

  (1)配套的数学作业本上每题必做,全部批改,包括应用题也应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2)数学练习本上练习内容可以挑选数学书新课例题后练一练中的题目,也可以是数学书练习中的题目,或是教师根据实际设计的习题。

  (3)口算训练一定要利用起来,批改可以采取较多形式,但教师必须有针对性的检查,如抽查学困生作业,或抽查某大组作业等形式。力求学生诚实批改,有错误主动订正。

  三、批改要求:

  (1)对学生作业要求要高,书写格式要规范,字迹要求清楚端正,不涂改,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仔细地批改,作业错误要及时订正并进行再批。特别是学困生的作业,一定要督促其认真完成,做到面批面改。在作业最后一行打上星级,右首用阿拉伯数字写上批改日期。,书写字迹端正。 (3))作业批改的标准符号:

  符号 表示意义 运用格式

  √ 答案正确 批在答案右下方

  ╳ 答案错误 批在答案右下方

  答案部分正确 批在答案右下方

  这里有错误或问题 批在错误处底线上

  有遗漏数目、符号或文字 批在遗漏前的中间

  ★ 格式规范、字迹端正 批在答案的末尾

  五、辅导补差

  1、辅导补差既要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又要重视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意志、毅力的培养。不准用罚做作业的办法惩罚学生。

  2、要特别关心后进生,多给予个别辅导和帮助。教师对后进生要施以厚爱,精心静心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过关。加强超前指导。

  3、辅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学困生应做到课前、课中、课后有针对性的加强辅导补习。但是要注意其他学科的课业负担和学生的健康。

  4、对每次辅导应及时记录。

  5、每科都设“纠错本”,落实“保、清、纠、聚”制度。

  六、成绩考查

  1、成绩考查分平时教学检查测验、单元检查测验、期中教学检查测验、学期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等。平时和单元检查测验,主要作教学情况检查,以查漏补缺,落实“三清”制度。

  2、每次考查前,要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知识,指导学生复习。试卷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的目标,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智能发展情况,做到难易适度。要善于通过课堂提问、作业、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状况,不随意增加考查次数,增加学生负担。

  3、考查后,要按照明确的评分标准认真阅卷评分。阅卷后要认真进行质量分析,并引导学生自我分析,使师生共同认清教与学中存在的成绩与问题,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巴音库鲁提乡小学

  20xx年9月1日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9

  为全面贯彻《20xx年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效地将我县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根据《教育部关于20xx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xx]1号)、《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基一[20xx]10号)和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xx年版)等有关文件要求,参照《长沙市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修订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宁乡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常规》。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坚持立德树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立足于育人,把教育教学常规化,就是要规范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第二条教育教学常规是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具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作用。

  第三条教育教学常规所确立的工作规范,是教育主管部门、督学责任区、学校领导、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教师必须遵守的基本工作规范。在执行教育教学常规过程中,鼓励学校在执行基本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创新。

  第四条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通过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主题活动,使学校德育在课堂中得以渗透,在细节中得以体现,在活动中得以发展,在家校联动中得以巩固。以养成教育与文明素养测评为抓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德育渗透,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第五条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总责,分管副校长负具体责任,学校各部门全力配合,由学生工作处、教导(务)处、少先队(团支部)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检查指导。

  第二章课程

  第六条学校要严格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和标准,严格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不得擅自调整教育部或省颁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切实保障体育、音乐、美术、小学科学、小学英语和综合类、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切实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时间。高中学校必须成立学生人生规划指导委员会,负责学生的人生规划与选课指导、咨询、服务工作,并且编写本校的《学生选课指南》,有效指导学生选课。

  第七条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各中小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文件要求,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时间,以课堂教学或专题讲座等形式,规范开展安全、班团队会、书法、阅读、法制、国防、廉政、健康(含艾滋病、禁毒、心理等)等教育。

  第八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上课和课外自习时间的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含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小学生不宜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宜超过7小时。住校生每天晚自习时间不得超过2课时,走读生原则上不安排晚自习。严禁学校利用晚自习补习文化课,或组织学科教学活动。

  第九条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订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科学安排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实施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集体体育锻炼制度,按时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眼保健操,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确保学生在校园内除正常体育课活动外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切实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睡眠时间。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关于体育课时的规定(即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各年级均为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各中小学每年必须举办一次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运动会。

  第十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或者变相组织中小学生进行成建制补课,不得举办各类学科竞赛辅导班,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举办的文化课补习班(义务教育阶段严禁组织招生考试)。

  第三章计划与总结

  第十一条教育教学计划是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学校工作计划、德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团队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任课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和班工作计划等。

  1、学校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措施、行事历等内容。每学年制订一次,由校长起草,经校务委员会或教代会讨论审议通过并予以公布。在开学前印发至本校各部门,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团队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指导思想、情况分析、工作目标及任务、实施措施、主要活动安排等内容。每学期制订一次,由主管校长或学生工作处、教导(务)处、团支部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起草,校务委员会或教代会讨论通过并予以公布。在开学前印发至本校各部门及任课教师。

  3、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教研组的实际,由教研组长拟订,组内教师讨论,经学校教务处审批,于开学后一周内印发到本组教师,并交教务部门存档。教研组计划包括学期工作目标及任务、教研组情况分析、工作任务及目标、工作具体措施、主要教研活动安排等。教研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4、备课组计划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依据,由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实际,经集体讨论后由备课组长执笔完成,经教务处审批后,于开学初印发到本组教师。计划内容包括:备课组基本情况与学情分析、教学要求、工作措施及教学进度、集体备课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研讨活动等工作安排、教学检测与评价。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5、学科教学计划是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在钻研课标、通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制订。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包括:课程总目标或学期课程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减负提质的措施、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教学检测及评价、学生辅导等。教学计划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经学校教务处(或校长)审批后方能实施。在备课本前面应附教师学科教学计划,以便在平时教学中落实和学校领导检查。教务处要随时跟踪任课教师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

  6、班工作计划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在每学期初,依据学校及各部门计划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制订。班工作计划一般包括:班级情况分析、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班活动安排(要以月或周为单位安排)。班工作计划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并经全班学生讨论通过后,上报学校学生工作处审查通过后执行并备案。班主任是执行计划的具体负责人,学校要将计划的实施情况作为评价班主任和班集体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计划的制订,做到整体具有系统性,目标具有针对性,措施具有操作性,符合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及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十三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是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评定教育教学实绩的重要依据。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存档。工作总结包括: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第四章备课

  第十四条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备课要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提倡以年级教研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规模小的学校或小学科倡导在乡镇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校际集体备课)。按每个单元(或章节)召集教师集体备课一次,资源共享,但共享教案要留一定空间供个人创造发挥和教学反思之用,体现集体智慧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凡已开设课程,每节课均应备课。集体备课要有详细记录,禁止以分工备课代替集体备课。

  第十五条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应做到“七备”:

  1、备课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对学科的性质、基本理念、任务、目标、内容、实施原则和评价等基本精神的表述,明确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确定一定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理清教材的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本章节知识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确定在教学中应该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同时,要研究教材中的插图、表格、注释和作业等,研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整合教学资源。

  3、备学生。要认真分析和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备学法、教法。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适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构建中习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品质、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发展。

  5、备教学媒体和教学用具。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恰当运用教具、学具、挂图、视频、模型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6、备教学过程。教师要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具体环节要完整。要在导入、感知、训练、掌握、归纳、运用、检测和拓展延伸等方面的设计上下功夫,精选预习、学习或复习的活动内容,精心安排活动形式,把握活动的适时、适地、适量和适度性。

  7、备板书设计。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块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及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

  第十六条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不备课上课是渎职行为。教师按课时备课并写出每一课时的教案,提倡超前一周备课,足量备课。完整的教案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教学思路及教学过程(含作业及板书设计)、课后教学反思等。

  第十七条提倡有电子备课室的学校尝试电子备课。电子备课是指广大教师利用信息工具和网络资源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和动画集为一体的备课,它不仅是文本的电子化,而且是基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新颖的备课方式,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质量,便于教师和学校组建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电子备课同样要遵循本常规要求第十五条,要统一电子备课格式。如,统一文档、字体、纸张、封面、环节等格式。学校要设计符合实际的电子备课模板,供教师使用。

  2、实施电子备课的学校和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学校和备课室电脑已开通互联网、校园局域网;电子备课室要有比较完整的资源支撑,至少有1台管理机,组成局域网,并和校园网连接,有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打印机等设备;教室已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教师个人教龄在三年以上(不含三年),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internet互联网或校园局域网资源,完善和丰富课堂教学设计内容。现阶段,对于教室尚不具备实施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教师备课后应将电子教案打印出来,供课堂教学使用。

  3、加强电子备课过程管理。学校要定期或不定时按要求对教师电子备课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教师电子教案至少提前一周上传到各自电脑教案共享文件夹和学校主管部门文件夹中,以便其他教师浏览参考和学校备查。对完全抄袭网络教案、无二次备课者视作无教案;对备课不及时或不规范,学校要及时终止其电子备课资格,重新进行手写备课。

  第十八条教案的详略因人制宜,不搞一刀切。教龄在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及第一轮上新教材的教师应写详案,重在规范。中老年教师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教案的实用性,重在创新,可以写简案,但必须做到教案主要环节齐全,书写工整。县级以上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教案要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对身兼多年级、多学科教学的教师,学校可根据总体工作安排和教师主攻方向规定一两门学科备详案,其他科目备简案。教案可手写,也可以采用电子教案(网络环境下)。

  第十九条上课前应熟悉教案,不得无案执教或用旧教案上课,坚决反对用网上下载照搬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上课,反对简单分工备课、偷工减料的所谓集体备课的错误做法。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不得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和现成教案,杜绝为应付检查而课后补写教案的现象。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教学需求,合理使用课件,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

  第五章课堂教学

  第二十条课堂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是师生知识探究、技能习得、情感交流和价值生成的最重要平台。课堂教学要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课程意识,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丰富课程内涵,重视教学活动的生成性,以创新、发展的观点正确把握生成性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二十一条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力争达到如下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都应有清晰而恰当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紧扣三维目标教学。

  2、教学内容准确。教学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善于挖掘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密度、深度和容量适当。

  3、教学方法科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选择符合学科要求,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注重直观和实践性教学。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上好实验课。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规定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与技能操作的开出率均应达到100%。

  4、教学过程清晰。要清晰地呈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要前后连贯、环环相扣,环节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要适当运用内容小结和方法提示,使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学生心中形成结构层次和网络体系,便于识记、整合和运用。

  5、师生互动积极。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恰当的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机会,尊重学生的见解,重视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质疑与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注重实践。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6、信息反馈及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调控教学过程,弥补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

  7、教学艺术精当。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学会倾听、设问、交流、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启示和感受。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8、课型把握得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种课型的不同特点的把握:

  ①新授课:新授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复习(或激趣)导入→新知探究→讨论讲解→练习巩固→变式拓展→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在以上环节中要注意:复习应为导入服务;新知的探究要设计出能有效引导学生活动的问题;练习巩固要注重基础,围绕新知进行有效训练,要控制难度,能让学生品尝到求知和成功的喜悦。

  ②复习课:复习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专题集成→问题诊断→针对解惑→巩固提升。具体做法是,教师在阶段教学的基础上,对原先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集成、专题归类和脉络梳理,和学生交流之后,让学生做诊断练习,在批改诊断练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先呈现练习批改主要情况并点评,在讲评诊断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各个知识点的规律和用法;接着让学生做相应的的巩固练习,使其得到有效提升。

  ③讲评课:作业讲评或试卷讲评课一般应遵循的流程是:教师研读作业或试卷,研透其中内容,了解命题特点;统计、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共性的典型错误,并分析错误生成原因;根据试卷特点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讲评目标和重点内容;课堂上必须要呈现错题统计数据,重点解决学生普遍集中的问题;选编针对性和巩固性练习。切忌不作错题统计,不分轻重,从头讲到脚。

  9、教学效度明显。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追求教学的效度,通过不同的教学反馈,即时改进和优化教学行为。

  ①有效导入:教师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话题引领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并清晰地明确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及重点教学内容。

  ②有效讲授:讲授应遵循学生的学习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疏密适度,详略得当,层次清楚,节奏适度。力求简明透彻,切忌芜杂贪多。提倡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切勿一讲到底。

  ③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尽量让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散发魅力,这是优化教学模式的突破口。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动眼观察、动脑分析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评价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一节课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

  ④有效提问:教师的提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具有艺术性和启迪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回答或回应,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⑤有效倾听: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的思考预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的回应提供及时的精到点评和反馈。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尤其在面对那些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或错误的答案,教师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教学的机智,呵护学生成长中的心灵。

  ⑥有效评价:面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教师应作出相应的适宜的即时反馈评价;这种即时反馈评价应面向全体,尊重差异,充满教师自身的教学思考和机智,能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⑦有效媒介:教师要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具及多媒体设备,加强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条件的学校要主动投入“慕课”和“微课”建设,积极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微视频资源,探索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10、德育渗透明显。各学科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自身德育资源,有意识地把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思想受到熏陶,品格得到升华。

  11、教学行为规范。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停课、调课及请人代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应准时上课,提倡提前1-2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不中途擅自离开教室,不早退,不拖堂,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穿着大方,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精神饱满,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实验操作正确熟练;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教师要尊重、关心、爱护学生,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不讲不尊重学生的话,不做不尊重学生的事,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带小孩进教室上课,不在课堂上抽烟,不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严禁酒后上课,无特殊情况,不坐着讲课。

  第二十二条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学校和教师在学期末必须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和反思。教师课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要求教龄5年以下的教师反思不少于全学期备课量的1/3,中级教师反思不少于1/4,高级教师不少于1/5,每篇字数不少于200字。教学反思要注意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反思的质量。

  教师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写课后反思:

  (一)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三)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四)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六)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七)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第六章作业布置与批改

  第二十三条布置作业要坚持目标明确、数量适当、分层布置的原则。

  1、作业设计目的要明确。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提倡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2、作业量要适当。切实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精选作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数量,避免机械重复训练。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学生(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计算)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高中各年级一般不超过2小时(包括阅读、实践性作业)。

  3、分层布置。提倡设计作业“超市”,让不同对象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不同难度和数量的作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使所有的学生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坚决杜绝把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第二十四条认真批改作业是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发现存在问题和提高作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业批改要规范、及时。

  1、规范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批改并评定分数或等级,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评语书写要工整,符号要统一,评价要恰当并富有激励性。格式、书写要规范(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作业评价小学以等第形式呈现(分别以“优”、“良”、“中”“差”等形式评定等级),初中和高中以分数形式呈现。按要求布置的课内、课外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无漏批、错批现象,严禁只布置不批改。建议各学科作业实行“等级(分数)+评语+日期”的批改方法(每生评语不少于作业总次数的'1/5)。对作业错题要督促学生及时更正并跟踪检查。

  2、及时批改。一般作业(除作文外)应做到当时批改,单元试卷批改不超过3天,作文批改不超过一周(要有眉批和尾批),以保证作业讲评的时效性。提倡作业面批面改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但不允许用学生批改来代替老师批改,不允许以集体评讲代替老师批改,以张贴答案代替老师批改,以家长签字代替老师批改。提倡教师配备“作业批改”摘记本,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作为讲评辅导和改进教学的依据。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和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优秀作业作品集”和“错题册”。

  第二十五条各学段各学科每学期书面作业批改量要求:

  小学:语文书面作业不少于30次,低年级(1-2年级)拼音、习字和中高年级(3-6年级)的书法每周不少于3次,低年级造句、中高年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8篇,每学期数学作业不少于55次,美术不少于15次。

  中学:语文书面作业不少于16次;作文,初中不少于8篇,专项练笔不少于8篇;数学不少于50次;英语不少于30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美术不少于12次;物理、化学不少于16次。

  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学校、教师要积极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第七章课外辅导

  第二十六条课外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着眼于全体学生,力求整体提高。

  1、规范辅导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教师要确定所教学科培优辅潜对象,定期进行培优辅潜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时间、有内容、有措施、有效果,并填写辅导记录。在培优辅潜工作中不得向学生收费。

  2、强化分类指导。课外辅导可采用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形式,重点是个别指导。对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潜力较大的学生应以拓宽其知识面,开发智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注意培养优良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密切关注“学困生”。对学习成绩在班级靠后20%的学困生,要保证每个月至少有一次个别辅导。既要帮助他们补习文化知识,又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辅导,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促进他们心智的健康发展。

  3、认真做好竞赛辅导工作。对竞赛有潜质和兴趣的学生要做到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内容、资料、时间、地点五落实。竞赛辅导要长流水,不断线。要争取在市、省、全国和国际竞赛中获奖。

  第八章活动

  第二十七条切实抓好德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学生工作处要协同少先队、团支部,充分借助各种德育资源,如升旗仪式、开学(毕业)典礼、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好德育主题活动。每次活动要有活动通知、过程资料、活动总结材料,切实保证活动效果。各班要认真上好班(团队)活动课,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主题班(团队)活动。学校主题德育活动每期不得少于2次,班(团队)主题德育活动必须保证每月一次以上。高中还要积极推荐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高一新生应按规定进行军训。

  第二十八条课外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力提倡各中小学充分发挥兴趣小组和社团的功能,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开展课外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做到“五落实”:计划落实、人员落实、内容落实、时间落实、场地落实。要按计划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时间和质量,提升活动效果。每次活动要做好记录,包括内容、方法、效果等,注意积累资料,期末认真总结,及时表彰。

  第九章检测与评价

  第二十九条严肃认真的组织好各级各类考查考试。

  1、要从严控制考试,小学可在每学期末组织一次考试,中学在期中和期末各组织一次考试。期末调研考试由县教研室统一命题制卷,学校组织考试。考试要做到五严:严格保密、严密组织、严肃考风、严明考纪、严禁作弊。对弄虚作假、违纪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

  2、考试实行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形式,采取平时和定期考试考查相结合的方法。不公布学生考试、考查成绩,不按成绩给班级和学生排队。建立补考制度,为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提供补考的机会。提倡表彰成绩优异和进步大的学生。

  3、非考试科目,要认真搞好考查。考查要平时考查和定期考查相结合,考查要科学确定内容和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规范考查程序,准确评定考查结论。

  4、每次调研考试,教师要写好试卷分析,试卷分析包括:命题主旨,学生答题情况统计,答卷中凸现的教学问题或失分原因分析,改进和补救办法等,并用于指导教学。

  5、考试后,教务处要收阅试卷分析,召开质量分析会,分析检测情况,提出教学建议和改进教学措施。

  第三十条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以开放、多元、多样、发展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并要突出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1、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学校要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考评制度。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学业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标准,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各门课程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爱好特长等因素,采取学业检测、教师评定、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等级分设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或a、b、c、d四个等级。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向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通报,指导学生家长协同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严禁按考试分数将学生排队。

  (2)要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业成就、体育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创新等方面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表的填写与归档管理。评价要做到客观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个性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要在校内公示,接受监督。要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评价、填表及建纸质文档等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努力创建学生成长电子档案,方便师生操作,丰富文档的形式与内容,切实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度。

  (3)高中学校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实行学分制管理。成立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建立健全学分公示、仲裁等制度。

  3、学校评价。各单位要建立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运用增值评价理论,“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科学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切实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十一条切实加强养成教育,深入开展文明素养测评工作。学校和教师要把学生“十要”、教师“十不”、校园“十无”作为全面推进养成教育,提高师生文明素养,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文明素养测评工作逢检必测,逢测必评,并将测评结果纳入学校、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第三十二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成长手册》(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册)学科成绩与等级制对照标准:85分以上为a等,76分——84为b等,60分——75分为c等,59分以下为d等;发展性目标(综合素质)实行a、b、c、d级或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高中阶段考试科目按分数记入档案,考查科目按等级(学分)记入档案。教师的“质性评价”评语应用第二人称,语言亲切、中肯、清楚、简练,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第十章教育教学研究

  第三十三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机构,切实加强校本教研工作。

  1、学校要健全教研组织,学校教务处是学校教科研中心,负责全校教科研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研组是教科研的最基层组织,接受校教务处(教研室)的指导,承担教育科研目标任务的具体实施。

  2、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设立学科教研组或相近学科综合教研组,村小以综合教研组为主,且各乡镇要以中心小学和基地中学为依托,以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组建好乡镇小学和初中中心教研组。教研组要根据年度或学期教研计划,扎实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研组集体活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每周不少于1次,村小可每两周1次;镇中心教研组,集体研讨每期不得少于2次。中心教研组学期末应向乡镇中心学校上报书面总结。

  3、规范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常规教研活动要做到“四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有记录。要认真组织好课前研讨、听课、授课、说课、课后评课等系列活动,教务处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

  4、积极开展校本联片教研活动。“联片教研”是指相邻的几个镇(校)联合在一起,围绕一个相同的主题,通过观摩、对话、合作、切磋、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各镇(校)要建立和完善联片教研活动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使学校和教师都能有效地投入到联片教研之中。开展联片教研活动,要从名师引领、新秀培养、结对教研、成果交流、课题研究、质量分析等方面入手,以课堂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共同提高质量为终极目标,通过校本联片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团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质量意识,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学校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研讨活动,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通过校本研究,让教师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要通过校本研究,使学校率先成为学习型组织。

  6、学校要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鼓励师生建立个性化学习空间。教师空间主要包含教案和学案、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论文和获奖成果等,既可以参加网络培训,又可以进行在线研讨和交流,既体现教师的成长足迹,又可促进专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学生空间主要方便学生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及时将综合素质评价实证材料上传到自己的学习空间与管理空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三十四条立足教育教学现实需求,扎实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1、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课题研究机构,开展以养成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的德育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不断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要加强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2、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全面贯彻“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题研究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举措,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文化。

  第十一章执行与监督

  第三十五条学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监管。

  1、强化德育工作监管。学校德育工作实行校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管理体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学生工作处、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各级组织的有关领导及德育课程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优秀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年级组长(主任)等成员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真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学校党支部要始终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初中以上学校要有一名副校长分管德育工作,中心小学以上规模学校要明确专门的处室,完小、村小学校应明确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负责主抓德育工作;学校团委(团支部)、少先队大队、学生会要紧密配合做好德育工作,如开办“青年党校”、“青年团校”、“少先队干部学校”以及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成立“法制学校”等。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开展班主任培训,定期召开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班工作手册,并对检查情况进行如实记载。

  学校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关协、妇联、公安、司法、团委、社区(或村组)等单位的联系,积极抓好社区德育网络建设。要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学期组织召开一次以上专题会议,学校重大的教育活动要邀请委员参加,要让委员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要以家长委员会名义举办好家长学校,做到机构健全,有教学计划、有教材,每期开班一次以上,经批准收取的家长学校经费专款专用,帐目公开。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教师年家访率必须达到100%,每学期要有针对性的召开一次以上的家长会或家长代表会,建立学生家校联系簿或联系卡,有条件的学校可开通家校信息平台,凡学生有异常情况都必须及时的沟通和联系,并认真作好记载。

  2、强化教学监管。学校教学工作实行校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管理体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为执行组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组成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监管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

  建立教师教案和学生作业批改检查制度。学校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案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原则上学校每期不少于2次,教研组(备课组)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检查要注明详细的检查时间和检查人)。每次检查做到有记载、有等级、有评价,有通报,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建立校长巡课制度。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每天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随机巡查,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要进行如实记载,并及时约谈相关教师进行改进。

  3、强化教科研监管。中小学校校长、校务会成员均须兼课,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掌握一手资料,以教学领导教学。中心学校、中小学校长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教学副校长、中心学校业务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负责人等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30节,其他任课教师原则上每期听课评课不少于10节。听课用统一发放的听课本,制定听课计划,填好相关内容,作好听课记录,及时写出评课意见,并当面进行点评、探讨、研究和指导。提倡听推门课,行政听课要兼顾不同学科。

  加强校内外听课学习。各中小学要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师每学期每人至少执教一次公开课,并按常规要求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要加强校际教研,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四个一”: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交一份教案。

  第三十六条县教育局将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视导机制,并把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县教育局普教科、县中小学教研室、县教育督导室根据教育教学常规的规范性要求,坚持集中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要通过集体调研或专题调研,加强对学校贯彻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通报、有实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对在执行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忽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教育教学秩序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学校校长和分管领导将予以问责。

  第三十七条各乡镇、学校检查结果要与学校年终考评挂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并作为评优、评先、晋级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常规要求适用于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可根据其教学特点参照执行。

  第三十九条本常规要求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修订完善,解释权属县教育局,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十条未尽事宜,根据相关国家和地方文件精神执行。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0

  一、德育教学目标管理制度

  1、工作目标

  通过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具有献身祖国、献身事业的思想准备;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和文明礼让的精神风貌。

  2、实施要点

  (1)加强党支部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少先队根据少年儿童特点,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健康有益以及弘扬朱子文化,推进国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

  (2)重视班主任工作,加强班级日常管理,进行年级系列化教育,有效开展“诚信学生”创“文明班级”的教育活动。

  (3)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学科教学之中是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起着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其他学科要根据自身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切实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德育队伍,保证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教师不得任意占用德育课、班会课、队会课程。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训,悬挂名人画像、名言条幅,设置板报、橱窗、园地等,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6)开展社区教育,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遵纪守法的教育。

  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制定本制度。

  2、教学质量的主要任务

  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组织全部教学活动,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对教学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事环节,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1)指导教师的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艺。学校领导及教研组应指导教师不断地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等都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学校领导及教研组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3)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教法。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材料,教材的质量及教学的方法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目前,小学使用的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要善于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4)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

  教学秩序的好坏,是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以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日常工作安排的合理化,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组织纪律为基础的;学校领导和教研组必须全面抓好这些工作,并随时注意和制止一切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思想和行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以利教学工作循着正确轨道有序地运转。

  (5)创设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充实必要的教学设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千方百计地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4、影响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学校领导教研组的水平和修养、指挥能力和领导艺术。因此,提高学校领导和教研组自身的水平和修养,是教学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每学期各科教研组长要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教务处作全面的分析。

  三、教研组长工作职责

  1、按教导处的教学工作计划,期初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期末做好工作小结。

  2、组织全组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组织本组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检查落实教学计划正确实施。

  3、负责全组教师教学、教研、教改业务学习活动,确定研究课题,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活动。

  4、开展本组的开课、评课、评卷、质量分析工作,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要认真分析,积极加以解决。

  四、年段长工作职责

  1、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本年段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的聘任工作。

  2、负责抓好年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拟订年段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学生代表会议,掌握班级先进管理经验。了解班级工作存在问题并予以解决。

  4、协助学校做好本年段教师“学期考评”工作,负责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并及时上交学校。

  5、督促本年段教师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了解家长、学生对学科教学的反馈和要求。协调年段教师间的关系。

  6、经常深入年段教学与教师共同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善于总结推广经验。

  五、班主任工作职责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班风。

  2、对学生负责、有爱心、有耐心,并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3、协调本班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保证班级正常的教学和活动秩序,组织带领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锻炼,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4、协助上好家教课,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校内外表现情况,尤其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5、认真上好班队课,并做好记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组织学生做好教室、走廊和包干区卫生工作。

  7、做好学生的入学、巩固学额、评选先进等工作。学期初制订好班级工作计划,期末写好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册,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

  8、做好班干的配备及选举工作,组织领导班委会工作,注意培养班干,关心指导少先队开展工作。

  9、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并及时上交有关材料。

  六、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制度

  1、次数要求:

  每学期于学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素质发展手册》及相关材料等普查2次;中心小学对所辖小学进行教学分析、听课记录、业务学习、常规检查记录、教师评价材料等普查一次,对各校教师计划、备课、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素质发展手册》及相关材料抽查1次,教师不得任意占用德育课、班会课、队会课程。

  。

  2、职责要求。

  主管业务副校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校长要做好抽查工作,并听取分管业务校长每次检查后的全面汇报,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

  (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

  (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反馈、整改。

  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有关要求

  (一)听课制度

  1、行政领导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2、行政领导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教师对本学科的课程要重点听,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3、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4、课后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5、每学期对听课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二)专题讲座制度

  1、校长:要从宏观上、结合当前教改的大背景和本校教学现状,每学期亲自为教师做教学形势报告分析1次,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指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明教改方向。

  2、分管教学副校长或教务主任: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状况,要从优点(成绩)、问题、下一阶段主要目标任务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来安排结构,每学期2次。

  3、参加外出培训的教师要开展校本培训,为本校教师开讲座。

  专题讲座和教学分析都要形成书面材料,并面向全体行政或教师进行宣讲,其中专题讲座材料要打印下发到各校或教研组,并进行归档整理。

  (三)行政、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1、集体学习。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每周三下午1次。

  (2)要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系统性。每学期都要拟定学习内容安排表,包括时间、内容、主题、主讲人等。

  (3)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要让青年骨干教师多承担学习任务。

  (4)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学要求。

  (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3000字,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不少于20xx字。

  (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专著。

  (3)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4)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

  (四)行政参与教科研制度

  1、课题:每位校级领导参与指导一个本校确定研究课题,参与研究活动每学期2次以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2、教研:校级领导必须参加教研组长会并深入教研组,校长每学期2次以上,副校长每学期4次以上,参与研讨、进行辅导讲座活动等(教研活动记录中要有详细记录)。

  (五)行政指导青年教师制度

  1、坚持重点培养,塑造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小学中学高级老师、特级教师、省市优秀教师及每位行政确定自己的培养对象,至少带1名教师,。

  2、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量体裁衣、因材帮教、精雕细琢。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对他们擅长学科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其中校长不少于5节,其他行政不少于10节。

  (六)教师及学校工作质量评价要求

  1、开展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工作。

  (1)制定以师德、能力、效能为重点的《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方案》。直接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评价。

  (2)每次常规检查记录(含等级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材料。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每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并写出评语鉴定。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1

  一、每位任课教师应按照学校备课要求进行备课。

  二、每学期由教导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期初、期中、期末三次以上教师备课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和反馈。

  附备课具体要求:

  1、熟悉本学科总体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明确各章节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统筹安排学期授课计划。

  2、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各章节、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明确、具体、集中。

  3、各学科教师都应该提前认真备好课,要求有提前一周的备课,均应写好分课时的教案。要有二次备课痕迹,有20%左右的修改量,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作业布置等。

  4、熟悉教材及相应练习册的习题。在选择设计练习时,要紧扣主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5、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参加教研活动,并对备课作出修改与补充,进一步积累教学资料,总结教学经验。

  6、对五六年级使用教学案的,附有单独的要求。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2

  一、教学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

  二、教学仪器要设立账目,内容包括仪器名称、来源、数量、单价、金额,做到账、卡片、实物相符;学校教学仪器一律不准外借。

  三、教学仪器设备应按标准分类编号,定柜、定架存放,并在柜上贴有存放仪器名称、数量的卡片,以便查找和使用;药品和仪器分柜存放。

  四、各类仪器说明书要装订成册,专架存放,以便正确使用。

  五、教学仪器室内要张贴演示、分组实验安排表,设置实验记录单和报告单,为实验教学开展服务。

  六、学校建立教学仪器使用、归还、赔偿制度,仪器管理人员对仪器的使用、归还、赔偿都要有记载,需要请示领导的,及时向领导请示。

  七、仪器管理人员要爱护仪器设备,及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要经常做好仪器设备的安全工作,室内要保持干净、整洁、通风,做到防潮、防锈、防火、防盗。

  八、主管领导每学期对教学仪器管理工作进行不少于两次的'检查、指导;学期末进行全面检查,做为仪器管理人员的考核依据。

  九、仪器管理人员若更换工作或调职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3

  一、检查机构:金沈小学教导处

  二、检查时间:期初、期中、期末、平时

  三、检查形式:教研组长月末定期普查、教导处随机抽查

  四、校干分工:

  数学教研组:夏国玉语文教研组:张和平教导主任:马文坤

  每位分工校干应随堂听课10节以上,以检查课堂常规与课堂质量,抽查是否有私自调课现象,并作好总结再立会上通报公示。

  五、检查内容与具体做法:

  1、备课:(1)检查计划和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2)分项登记

  (3)反馈纠正

  (4)量化留档备查,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2、改作:(1)根据新课程理念,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

  (2)认真检查,客观登记。

  (3)及时反馈,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之处。

  (4)量化留档备查,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3、上课:(1)了解听课

  (2)推门听课

  (3)教研听课

  (4)量化留档,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4、辅导:(1)计划周详、切实可行。

  (2)认真辅导,及时记录。

  5、考试:(1)按照规定严格控制考试科目与次数。

  (2)严肃考风,学生单人单座,教师对调监考和对调阅

  (3)做好试卷分析并存档。

  各项检查结果采用当面交流和全校公示相结合进行反馈,并与月末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4

  (一)实验教学计划

  1.各科教师对实验教学必须制订总的和分学期的教学计划。并于上学期末或本学期初交教导处和实验室各一份。计划应分年级列出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时间等。

  2.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和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计划应包括实验室使用安排,仪器和实验材料的购置及仪器的检查和维护等。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教师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填写《实验通知单》,按规定的时间交实验室并检查所用仪器和器材的准备情况,试作实验,做到“心中有数”。

  2.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3.实验室按照《实验通知单》积极准备实验,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备。

  4.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巡回、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发现问题给予启发引导,及时解决,但不可代替学生做实验。

  5.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小结实验情况,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讲评,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教学的评估和考核

  1.实验开出率的考察统一使用规范表式,包括《年级学科实验登记表》(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填写);《学科实验开出率情况统计表》(实验教师汇总);《学校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实验教师汇总》。

  2.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的考察以现场操作为主,并辅之笔试与口试考核学生的理论分析和思维能力。

  3.对学生的考察应坚持实践性、基础性、全面性、可行性及可信度原则。

  4.对教师的考察除通过教案、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登记表外,还可用表格进行调查。

  5.所有考察的登记表、统计表、调查表等,都应作为实验教学资料存入教学档案。

  中小学仪器室管理制度

  (一)仪器的存放要编号、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开。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经常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整洁工作。

  (二)建立健全仪器管理明细帐、仪器清册和统计报表,定期核对,做到帐、册、表、物相符。人员调动时要办理严格的接交手续。

  (三)仪器的借用、报废要办理登记和审核手续。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接交手续。

  (四)教师使用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教学,应填写“实验通知单”,实验教师应努力做好各项准备。实验完毕将仪器完好的归还仪器室。如有损坏或丢失应及时登记、查找并及时报告,做好处理工作。

  (五)仪器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洁、保养后归柜,并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有计划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所有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六)每学期结束前,对实验室的全部财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核对,处理好有关事项,及时完成各种统计工作,并要求上报和存档。

  中小学校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应重视实验课,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前要认真预习,完成实验预习作业,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知道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经老师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未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学生不得进入实验室。

  (三)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定组定位,按规定就座,不得随意换位。

  (四)实验开始前,要检查核对所有仪器、器材、试剂是否齐全,名称规格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应及时报告老师。实验台要始终保持清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五)学生要按规范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实验内容,不得随意动用室内其它实验器材。

  (六)实验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有疑难时应请老师帮助,不得在实验室内随意走动或大声喧哗。遇有偶发事故时,应保持镇定,迅速报告老师处理。

  (七)用过的火柴梗、废渣、废纸等不得随意丢弃,须放入指定容器中,如仪器损坏,应主动报告老师,以便妥善处理。

  (八)公用仪器用过后,要立即放回原处。规定在原地使用的仪器,不得任意移动。

  (九)实验完毕,应将仪器擦拭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面,仔细检查酒精灯、煤气、水龙头、电源是否关闭,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十)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如实反映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中小学实验人员岗位职责

  (一)实验教学项

  1.执行学校实验教学计划,按照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

  2.熟悉各种教学仪器的规格、型号、技术标准、工作原理和作用及维修方法。

  3.熟悉学科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能熟练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4.按照实验教学计划或实验通知单,准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器材。实验完毕整理、清洗、回收入柜。

  5.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进行开放性实验。

  6.加强和各科教师联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教学仪器研制和自制教具活动。

  (二)管理项

  7.认真做好教学仪器的购置、验收、入库及登帐、编号等工作。

  8.合理安排教学仪器的存放,保持教学仪器的整洁,创造仪器室内的良好环境,确保安全和教学仪器使用寿命。

  9.负责教学仪器的.维修、维护、清点、检查、借出、回收以及安全急救等日常管理职责。

  10.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和技术改造,严格执行仪器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仪器室的全面管理。

  中小学校危险品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

  (一)实验教学使用的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还要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

  (二)化学危险药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本帐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

  (三)化学危险品室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学校主管领导和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安排值班时,要把化学危险品室列为重点防范区。

  (四)定期对化学危险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做到帐物一致。

  (五)使用危险试剂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试剂领用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

  (六)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内。

  (七)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八)专管人员对化学危险品保管和作用的安全性负有全部责任。

  中小学校仪器设备报废审批管理制度

  (一)教学仪器设备报废的条件

  1.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常规仪器设备22年、通用仪器设备同其它工业产品),无修复价值的教学仪器设备。

  2.主要结构和部件陈旧或损坏,精度丧失或严重降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设备。

  3.先天不足,又无法改造利用的教学仪器设备。

  4.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的教学仪器设备。

  5.大修一次费用超过原值的50%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

  (二)教学仪器报废的程序

  1.低值易耗品,由实验室每学期汇总一次,列出品名、数量与金额,经主管组(室)负责人签字后报主管主任批准执行。

  2.单价在20元以下的低值耐久品,如部分玻璃仪器、石膏模型、标本等教具,由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组(室)负责人签字后,报主管主任批准执行。

  3.凡属固定资产(单价2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报废,应由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废申批单》,再由教导处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教学人员参加的鉴定小组,对淘汰报废仪器进行技术鉴定,经鉴定合理者,报学校主管校长批准,并由管理和财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最后报县(区)级业务管理部门备查。

  4.不管属哪一级审批报废的仪器,,都应将原仪器上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备用。

  **二中加强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1、仪器室所有仪器均要编号,并分类定柜、定位存放;帐册健全;做到帐册、标签、实物三统一;仪器室整齐美观,环境干净卫生。

  2、妥善保管仪器,严格做到仪器室的防火、防盗、防漏电等安全防范工作;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专人管理、维护和操作。

  3、教师因教学做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借用仪器,应预先提出计划,履行借用登记手续,按期归还;教师私用或单位借用,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借用,任何个人不得长期借用。

  4、自购或上级调拔的仪器,要及时编号上帐、入柜,并向教师介绍使用,不得积压。对已丧失使用和维修的仪器,要办理报废手续。

  5、实验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应严格按照移交规定,按帐点物,逐一移交。

  **二中加强实验室工作的意见

  1、仪器要分类编号、入帐,做到帐目、标签、实物三统一。

  2、仪器要分科分类存放,标签齐全清楚,陈列有序,按要求做好仪器防潮、防尘、避光等工作。

  3、易燃、易爆、剧毒物品要严格按照《危险试剂管理办法》进行保管。

  4、一切仪器的领用、借出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的完好情况。

  5、仪器损坏、丢失,应由当事人填写“仪器损失处理登记单”,按有关规定处理。

  6、凡自购或上级调拔的仪器,要及时编号、上帐、入柜并及时投入使用。

  7、实验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按帐点物,逐件移交,不得草率从事,对移交中存在的问题要作出妥善处理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15

  教学常规工作,是衡量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突出内容。为了使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结合县局20xx—20xx学年教研方案,特拟定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并力求做到执行“严”、突出“细”、注重“实”、落实“恒”,把常规目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抓好常规工作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具体内容如下:

  【备课】要求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制定好学期计划一份,并按单元制定好完备的单元计划。提前备课1—3节,要求栏目齐全,体现学生活动和学习方法,注重练习设计,勤于课后反思。单元检测一、二年级每次记两课时,三至六年级每次记4课时,作文指导课记3课时。复习课可以2课时备一节课。担任两科以上(语文、数学、英语)可以精备语文或数学中的一科,其它学科写简案或备课本或练习设计。

  【上课】提前3分钟在教室门前候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关爱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仪态端庄,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尽量保证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达到“堂堂清,日日清”的教学效果。

  【作业】作业的布置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难易适度,分量适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四五六年级可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作业。作业的批改做到课堂作业本全批全改,重视培养学生订正的习惯,家庭作业教师批改和讲评相结合。在批改过程中注重文字、符号、图案的激励作用,以批改促进作业质量提高。

  【辅导】做好“培优辅差”的辅导工作,对成绩好的学生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引领辅导,激发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兴趣。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饱含深情对待,不抛弃,不放弃。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学期初拟定好学困生辅导计划和名单,备有学困生辅导记录本和自编辅导题。对“学困生”的辅导要做到三个“优先”:课堂提问优先,面批作业优先,课后辅导优先。

  【考查】各年级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考查,注重笔试和口试的`相结合,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考查,期中期末的笔试考查,要从学习态度,进步情况,知识掌握等多方面去更全面地考查学生,使每一次的考查成为师生丰收的美好图景。在考查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他们帮助,树立他们的信心,真正从心理上和学习上对他们做到双辅导。

  具体学科常规数量如下表:

  学科

  备课(节)

  课堂作业(次)

  辅导记录(次)

  语文

  每周6节(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教学反思每周1次

  每周6次(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批改记录每周1次

  每周1次

  数学

  一至四年级每周4节,五六年级每周5节,(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教学反思每周1次

  一至四年级每周4次,五六年级每周5次,(除预备周和节假日),批改记录每周1次

  每周1次

  英语

  一学期36节,教学反思每周1次

  一学期36次,批改记录每周1次

  每周1次

  【教研活动及教学评议】各校教研组要在学期初拟定好教研计划,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标,按时按质按量开展好教研活动。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积极参加本校和中心小学的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要积极听课互学、反思,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及反思评议。未任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的班子成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课题研究】各校教研组要积极发现教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提炼总结,上升成研究的课题。学校要鼓励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进行课堂研究。

  常规工作意在平常,行在日常,重在检查,各校教导处每学期定期检查2次,不定期检查不少于5次,且有记录、评价和整改措施,中心小学不定期进行抽查,并将结果纳入学校综合评估。

仙下乡中心小学

  20xx年9月13日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