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江南的作文

时间:2024-11-05 09:13:53 体裁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描写江南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江南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描写江南的作文

描写江南的作文1

  在千年古刹寒山寺中,我敲起一座古老的钟,“当当当”,声音悠远而长久,仿佛飘到了古老的岁月。在这儿,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道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切笼罩在朦胧之中。我坐上游览枫桥镇的客船。耳听着老船工娓娓道来的古老故事,眼看着载满世事的乌篷船,犹如走进了淡墨轻绘的古老时光,仿佛有谁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吹落了往昔的尘埃,把一卷发黄的岁月静静地为我展开……

  在水乡的小巷里,撑着伞,眼前是一座座古老的房子;脚下是轻缓的.小河流水;抬眼望去,便是跨水而过的斑驳小桥。恍惚中,忽然有一种“风景旧曾谙”的感觉,真不知今夕是何夕。

  我这才明白为何江南才子多,为何“能不忆江南”——江南好啊!

描写江南的作文2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甫的这首诗如纸墨画卷,勾勒出淡雅清新的诗情,也绘出了我们心中的如画江南。

  翩跹的花瓣和纷扬的柳絮,在细雨中飞舞、飘洒,些许濡湿地面。花瓣跌落水中,一路沉浮,跌跌撞撞地磕碰着水底的石子而去,悄然贴上了青石阶,而那青石阶旁,是黑瓦晕染了斑驳白墙的江南民居。

  这民居可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它与北京四合院相似,却显略小,但更让人觉得别致精巧。民居的外部墙体较薄,白色;屋顶是灰色的瓦片;而木构部分常用褐黑、墨绿等色,倒是与这墙瓦相映成趣,不失雅致。

  江南民居的内部为了防潮避暑,形成墙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底层砖、顶层木的结构特点。民居内一般三间或五间,各间以廊相连,为了通风,人们还在廊外院墙开漏窗。并且,这民居的高墙可以防火,不至于室内燥热。

  江南民居建筑灵活,适应地势气候,加上这粉墙黛瓦的色彩搭配,和周遭的美丽景致,着实是许多人爱去的好地方,它大都依河筑屋,傍水而居,这水中映出的“水墨丹青”,更显江南魅力。

  在我心里,江南有如李清照的宋词一般温婉清扬,如云雾般柔美朦胧,也如蛛丝般缠绵婉转。就这样赏着悠悠的小桥流水,感着梦幻的粉墙黛瓦,陶醉在一檐画意的氤氲里,内心倍感舒畅。

  粉墙黛瓦的江南在每一个人心中百转千回,江南,如诗,如画。

描写江南的作文3

  俗话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烟雨蒙蒙的江南细雨如丝,绿色的叶子冲的更绿了,娇艳的花儿开的更鲜艳了,一年美丽的春天慢慢呈现在我们眼前。

  正如这雨一样,我的心也似乎洗去了之前的记忆:之前同学们和我玩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成绩似乎下降了......一切都变了。雨还如针一样刺着我的心:之前和我最要好的朋友骂我了;和我最亲密的伙伴远离了我......我做错了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好像凑上去问问,寻找解开一片寂寞的钥匙。但我知道她们不会理我,问了也白费劲。我好想说几句真心话,消除他们的'烦恼......一切都不存在了,包括曾经的友谊。我一个人躲在墙角簌簌地哭起来。

  当我起床时,我才发现,这只是个心惊胆战的梦,现实是无所畏惧的!一切恢复了正常,同学们又和我玩了,一切是那么的愉快啊!

描写江南的作文4

  连绵不断的雨,时大时小,时停时续,水滴坠落的声音叮叮铃铃,就好像黄昏时窗棂边那串风铃的声音,清脆而干净,有些阴霾的天气,有些悲情的雨滴,让我不禁想起那泛黄的书卷和书中小家碧玉般的江南。

  江南,江南,江水之南,那柔情的水,那温暖的南,即使只是名称,江南也美得让人流连。我总是在心里勾画着江南的模样,那蜿蜒的'河道,那缠绵的气息,那清秀的人间——-它定是如它所孕育的女子一般清秀脱俗,美而不媚;定是如它所孕育的清莲一般清丽美好,不染尘埃;定是如它所孕育的诗词一般清新婉转,触人心扉。江南,它定是以那唯美的画面在历朝历代的历史上留下那永恒的场景,留下那俊俏的模样,留下那悲伤的情怀。

  江南,总让我想起,想起坐着乌篷船的苏小小,想起飘然浣纱的西施,想起轻吟浅唱的易安居士,想起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想起古朴典雅的苏州园林,想起水面上形单影只的小船,独自在碧波上千回百转,想起……

  江南,一个光听意境,就能让氤氲雾气弥漫了我双眼的地方,那清丽的外表下,有着多少的忧伤,多少的幽怨,才凝聚出那么多忧伤的诗词,那么多悲伤的人才,才凝聚出那么多唯美的感情,那么多缠绵的故事,才凝聚出那么多纠缠的历史,那么多纠葛的过往,那么多……

描写江南的作文5

  春天,是伴着蒙蒙细雨姗姗走来的。那雨可真细哟,每一滴都带着神圣的使命,叩向大地之门。当万物在雨水的浸润中苏醒时,世界顿时变得明媚。

  春风迈着她那轻盈的步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在路边,在田头,留下了许多春的.足迹。

  河那边,一排排碧绿的垂柳,被春风吹动了细长的叶子,左右摆动,就像一个个春姑娘,为春的到来,表演着婀娜多姿的舞蹈.

  蝉儿在不停地鸣叫着——夏天到了。

  这个季节热浪滚滚,不断袭向人间。

  人见人爱的荷花,开满了池塘,有的正含苞欲放,几只蜻蜓落在苞尖,不禁让人们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秋季,是一个成熟美好而充满诗意的季节。

  路边的株株绿树,昔日身着绿装,而今日却已干枯,显得十分苍老,憔悴,毫无生气。瑟瑟秋风,吹落枯叶“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秋雨下了起来,绵绵细雨,正如一位姑娘倾吐心事。雨停后,碧空如洗,蓝得让人心醉。正值丰收的时节,田里的稻已经成熟。一阵风吹来,金色的海洋波浪起伏。

  冬天在呼啸的北风中迫不及待地追来。天气真冷啊!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放起了鞭炮和烟花,吃着热腾腾的团圆饭,相互道着贺词……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北风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渲染了,不再那么疯狂。

  四季,就像一幅连绵不断 的画卷,写不完,也道不尽……

描写江南的作文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这江南苏杭一带都具有独特之处。暂且不说这里的山水多美,姑娘们多么小家碧玉。单凭那一座座坐落在河水之上带着浓厚古韵气息的房屋,已足以让我流连了。临近街道的一侧是各种店铺,只不过这里每家店铺上还用布片做成的招牌悬挂在门上。街道旁是一条小河,河的对岸就与另一条街道相连。人们穿梭在街道两旁。不由得给这古镇添了几分现代色彩。只不过夏季阵雨频繁,这江南古镇笼罩在烟雨之中定会有另一番风味。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一夜的细雨过去,烟雾笼罩着整个小镇,月亮还未完全消失,天边却泛起了红光。雨水将整个小镇冲洗了一遍,带走了昨日的尘埃。树木的叶片上还带着残留的晨露,一滴一滴地滚入小河之中,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转瞬即逝。雨滴慢慢沉入水底,好似这就是它的.归宿。雨说:宁静、平淡是它永远想停留的地方。

  雾慢慢散开,雨却愈来愈大。稠密的雨打落在房顶,打在姑娘们的油纸伞上。油纸伞上的一幅美丽的花绘图,可见绘画之人丹青工艺一定不凡。女子旗袍着身,发簪轻轻盘起一头秀发。撑着油纸伞往深巷中走去,斜雨打在她单薄的身上,平添了几分寂寞之感。姑娘慢慢往前走,雨水慢慢冲刷她留下的痕迹。雨说:带走了岁月,留下的只剩寂寞。

  临近黄昏,雨慢慢稀疏了。太阳落山后,雨已经完全消失了。明月照进庭院中,月光洒在池塘上,泛起层层金色的粼光。“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夜色中,一阵阵清香飘来。如此可口的瓜果定是雨水滋润的功劳。雨说:它为雨后人们的喜悦而自豪。

  仲夏时分,爱这江南的小镇,爱这朦胧的细雨。

描写江南的作文7

  水乡乌镇 总体介绍;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曾名乌墩和青墩,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於积平原,地势平坦,无山丘,河流纵横交织,气后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一条河流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河道里有载旅客的乌蓬船,河水呈青绿色。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乌镇不仅水多,桥也很多,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现存30多座,在乌镇几乎每走20米,就能看到一座桥。

  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里,现在,那儿的家具与布置仍然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新版红楼梦》就是在乌镇的西栅拍摄的。

  蓝印花布由蓝白两种颜色组成,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手工环保。令外,我还在乌镇吃到了一种类似圆肖,但比圆肖大,直径约是5厘米,且外皮呈绿色的糯米团,用南瓜叶当容器,馅料为芝麻和豆沙两种,具体的名子我忘问了。

  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以白米、白面、白水酿成。据导游说,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绵甜、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几百年来风靡江南,经久不衰。

描写江南的作文8

  秋风习习,比起夏风却多了一份凉意。放眼望去,校园变化真大,不过仍旧是那么美丽。它的美比起乡村的那种美,卓识是逊色不少,可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

  “铛,铛……”伴随着略有节奏的铃声走出教室,轻轻靠在天台的栏杆上,仰望蓝天。天空,仿佛被刷洗过一般,分外湛蓝、悠远,小鸟们似乎也喜欢这样的蓝天,都纷纷走出家,在空中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体育课的时候,我以一睹了江南的秋色。天空,那云朵稀稀疏疏的排布在蓝天上。站在太阳身旁的云朵,泛出了淡淡的金黄;其他的,依旧保持他们那神圣而纯洁的白色。草坪上,放眼望去,小草还是那么的绿。虽然草尖已爬上些许枯黄,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伸展双臂,迎接朝阳。操场上,遍布了同学们的笑声,那奔跑、玩耍的身影在阳光下,越显耀眼……

  对于叶子们来说,最大的期盼,莫过于在秋天一展风采吧!看,有的穿上绿色的加长款外套来了;有的'穿了一件浅黄色的毛衣来了……最精彩的来了——枫叶穿着一袭红裙来了。真是各有千秋,令人赞不绝口啊。

  漫步在绿藤长廊之中,享受着风儿的吹拂。慢慢的,我想起了以前:和同学们簇拥在一个地方,谈天论地。遇到问题,不免争论一番,不管结果与否,笑容总是浮现在我们脸上。谁说秋天是终结?不,它不是,它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季节,也或许,只有在这校园之中,才会令人回忆吧……

  带着美好的回忆,期待下一个秋天,再次“一品江南秋”。

描写江南的作文9

  爷爷说,江南有放河灯的习惯。一条河从古老的巷子穿过,像是画中青色的带子。绵延,缠绵着柔和的曲调。我想做很多河灯,盛满我的愿望。

  在子夜时分,坐在河边的.水泥台上,把赤裸的双脚伸进冰冷的水里。每个河灯燃着一根蜡烛,烛光似溅开的温暖从河的这边,飘向不知尽头的远方。

  怅然与落寞坠入湖里。像是场庞大的祭奠。祭奠美好,祭奠消逝的简单。城市里总是有繁杂的喧嚣,吵闹之时,我会害怕地捂住耳朵。

  松开来,却丢失了一切。成熟太过于痛苦,《边城》中的哀爱恋,美好的让人心生嫉妒。

  如果,我是说如果,河灯摇曳时荡起的平静,可是演变成每个人心中安宁的角落。那,我的安宁会不会太过于死寂?

  它是否能唤醒我丢掉的单纯?

描写江南的作文10

  有一篇古诗词写的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觉得江南的春天就像一副泼墨画,有许多颜色,生机勃勃的,万物复苏了,而且还常常下春雨,在雨中,一些树林和山水就是泼墨画的主角,树叶上的绿水就像那泼墨画未干的水,让人身临其境,享受着春天的气息。那春天的天气可真是千变万化,奇妙无比,像是一个爱耍脾气的孩子,一下子哭了起来,一下子又很高兴,真的是洋娃娃了,我在春天的时候老是觉得懒洋洋的`,没什么力气,因为春天的太阳很柔顺,不像夏天的太阳烈日炎炎,把我们的眼睛睁不开,总喜欢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接受着太阳的滋润,享受着“日光浴”。江南的春天就像那魔术师的帽子,猜也猜不透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她的风一飘过千山万水,所有的生物的“复活了”,河水又开始流动了,这可能是以柔克刚吧,树枝又开始摇动了,这应该是给树梳妆吧,花朵又开始绽放了,这应该是在展示自己美貌吧!这个春天也是我们在小学生涯中最后一个春天了,也是与同学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春天了,我们在这个春天当中用树来当做我们的纪念,我们以后若有缘会再相聚,若无缘会彼此的纪念,我们大家忘不了对方,忘不了朋友,忘不了老师,更忘不了这母校。

  下个春天,在这班级里读的是我们的学弟、学妹了,他们也会有这个春天,这个充满纪念的春天。

描写江南的作文11

  我在江南长大,那守候在季节里如水般的温柔,抚平了山川,平静了水面。潜移默化中,也造就了江南的才俊。在这微薄的渐染中,我也似乎消融了。一切的一切,全都酝酿在如水的江南中,融合在渐渐相融的和谐中。

  山水似乎是江南的代名词,山清水秀,格外清新淡雅,墨绿的峰,澄敞的河,无需装裱,就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不需鸟语与虫鸣,青山绿水就是一篇洋溢着声与色的佳作。相形之下,北国的山水则少了那么一份渐渐的秀美,江南的山是一道凝固的波痕,没有千仞之巅的雄伟与挺拔,也少了一缕棱角的`分明。连绵起伏的山峦波浪般地浮动,温柔而不失灵动。如果说江南的山是性别的,那么我相信那一定是九天仙女下凡的杰作,将那一份上天的神秀降临于此。江南的水是一座座流动的山,虽没有磅薄的气势,也没有九曲回肠的大气,单是那一汪脉脉映月之长流,就足以让任何人顿生怜惜。山似水,水如山,相形相衬,将天地间最具反差的事物也渐渐地融合在一起,和谐而不失韵味,成就了举目共睹的山水渐之美。

  而中国画则更能体现这种相濡以沫的渐之和谐,也正是山水给予人们的那份渐之美的才华才造就了画之深远意境。淡浓有致,求意境而疏写实,两滴黛墨道出山水之色,一杆青竹绘尽人间之景。一切景语情语,山水虫鱼,宣纸一张全道破。渐渐地,山水万物融在黛青之中。或许这一切都源承于道家思想,人与自然就如太极八褂一般渐渐融合,转化,画亦如此。黑与白在渐渐中转化和融合,相辅相成。中国画确实少了西洋作品的一份逼真与实际,但那种渐之神韵,渐之意境却是西洋画无法逾越的高度。

  画固然有着渐之色韵,而四季恐怕是江南最具渐变的杰作。跳过绿春悲秋忍冬和来年更加青绿的夏。我们似乎在沿着一经往上坡爬,然后往下走。虽然说是坡,但是人们在画中游时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坡度。待到站在季节尽头回眸时,才发现年轮又击起了一层波浪,然后涤荡开来,无声无息。纵使路旁的草在长在盛在衰,花在绽在开在凋零,终不会引起路人的察觉。最令人迷惘的往往是季节的尽头和开始,维系着世界的仿佛不是时间,而是悄无声息的蜗行的脚步。蜗牛行走在绿叶间尚能留下斑驳的足迹,而江南是永远不会给大意者留下悔恨的跫音的,而是让渐渐的一切来终结他们,虽然残酷却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江南的人们当然是最为留心的,因为这山这水,这画这季节,这渐渐容不得半点大意和懈怠,否则就只能迷失在渐之迷宫中,找不到起点,也不知道归途。只能的反复地跳着前世的探戈,不知道这半步跳错了多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

  当潮水涌上年代久远的堤岸,这个春天再续上一个春天,你是否仍在……

  当大雨卷烈日当头村落,这个夏天淹没了下一个夏天,你应该不会……

  当金风玉露人间相逢,这个秋天连结了上一个秋天,你或许还在……

  当残冰暮雪枝头重现,这个冬天消融了下一个冬天,你又将怎样……

  隐隐约约,渐渐笼上了迷雾,顿时山也暮,水也暮,情无数。一念之隔让沉默在罅隙里大鸣大放,反复看斑驳的呼唤,你不问季节的困惑,却让卑微的渐渐终结,多了一份感动,却迷失了自我。伴随着这份动人的渐渐,多少烟雨和楼台,都已随风而去。

  渐之微妙,虽给人们太多的回忆和遐想,潜移默化中我们也失去了许多。让我们在这微妙的渐渐中去体验,去感受,坚守心灵的一个平台,不被这微默的变化所迷惑。

  坐观花谢花开,斗转星移,沧海成桑田。

描写江南的作文12

  提到江南,我就想到了水。瘦西湖,多么古朴而温柔的名字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她的美描绘到了古今称绝的境界。她的水波总是如此潋滟,她的笑容总是如此宁静,比起“烟笼寒水月笼莎”又更胜一筹。她就如一位美丽的女子,轻舞曼妙在微风之中,颔首的一刹那,“如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朦胧中她愈发旖旎,春水盈湖,摇曳疏影,颇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韵。水波在荡漾,微风在轻拂。柳絮在飘动,还有画船……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时,“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花离不开水,因此我想江南也应是花的温房。而我个人又较偏爱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问脸两边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满塘的菱荷,密密地开成一片。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光顾”她们的时候,晶莹的水珠滚动、停止、动荡、滴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儿又溅到了荷叶上。如此循环往复,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半低半昂,帘卷香风,“一段秋光淡”。有诗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比天山的雪莲更温和,比曼陀罗更柔美,比熏衣草更端庄,比牡丹更自然……而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更是它的真实写照。兴许没有荷,江南便少了一种优雅,一种纯真。

  江南水乡,一定少不了是油纸伞。撑一把红伞,在小桥上驻足而立,这应该也是江南人欣赏自然的'另一种方式吧!每到梅子雨落时节,街上的人都会撑上一把油纸伞,任由小雨串成珠帘,任由视线变得模糊,在街上自由行走,而女子则会款款而行。还记得白素贞与许仙是怎样相遇的吗?一把伞,造就了他们之间的美好爱情。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就来自于江南的那个下雨天。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的,江南的蝴蝶尤其美。比起其它地方的蝴蝶来,它们多了一种活泼、一种怡然。纳兰性德在《河传》中写道:“花枝,满庭蝴蝶儿”。因此,蝴蝶与花儿不能分开,蝶恋花是否就是这样来的呢?花需要蝶舞之美,蝶需要花香之溢。有一种花叫作蝴蝶花,颜色是紫色,小巧可爱,恰如一只蝴蝶,风吹花瓣,与蝶飞舞,神不像,但形像了。下雨天的蝶是最美的,因为“粉蝶沾湿,徒留一缕香魂”。

  画屏需摆在江南似乎才有韵味。“独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在古诗词中,江南女子似乎总是愁绪万千,思念就像是她们必经的阶段,而画屏,却增添了一份美感,一丝高雅。图画伴着女子,又像一幅画,像屏布一样,纯洁又不失天真,细腻的感情和画屏相互交织,弯弯曲曲,充满了古典气息。

  江南,明媚如春光,忧伤如秋风;明媚如风筝,忧伤如流水;明媚如笑靥,忧伤如落红……

描写江南的作文13

  江南水乡,水美风景美,江南的春景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最迷人的时候。

  马路边的树木又开始新一轮生命的开始,他们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人们都出来了,小孩蹦蹦跳跳地出门,青年们拉着手有说有笑地走路,老年人迈着稳健的步子一路悠闲地欣赏。城市四处洋溢着春的活力。城里的春是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农村里的春亦是如此,还增添了一份淡淡的乡村气息。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一片黄一片绿的,错落有序,黄的是油菜花,一小朵一小朵尽情地开着,汇成了一片金黄的海洋。绿的是稻苗,阳光下粗壮成长的它们,每天不光有春风姐姐柔情地抚摸她们,还有春雨姐姐滋润它们,在她们的呵护下,稻苗儿微笑着仰起脸,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它们既像轻盈的青纱尽情地舞蹈,又像波光粼粼的大海,波面随着轻风高兴地发光发热。中间一片片紫云英,细细的青藤委婉曲折,像似零乱却又似十分有规律地穿梭,花儿总是仰起最清纯的笑脸来迎接这个美好的春,踏春的人们时而摘一朵插在胸前,重温一下大自然的美好关爱。果园里,细白青嫩的桃树与带有些微凉意的梨树趁这个好时间尽情展现,旁边的`银杏树老不见衰,也盛气十足的开放着,那一层苍老的树皮,盖不住那蓬勃的心。

  看着浓浓春意,闻着淡淡的清香,城里乡下都享受着春的哺育,好一派江南春之动人风光。

描写江南的作文14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带着这份期待,我今天就来到了热闹的江南小镇——七宝老街。

  “滴答,滴答!”老街被小雨蒙上了一层轻纱,雨滴不断从复古的马头墙上滴落,我抬头望去,只见一座似雄鹰展翅的牌坊,那便是老街的入口,牌坊中间赫然写了四个金字“七宝老街”,我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路进入了老街,想要去寻找那抹宁静与古朴,然而进入我眼帘的却是各种形形色色的商业化店铺,热闹非凡。挤进人群,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眼前一亮——是河!我再次挤进乱哄哄的人群,原本古朴而美丽的桥被硬生生的装饰上了现代化喧嚣的灯带,我不免有些失望,走下桥,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小巷,我的视线被一家不大的店铺吸引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想要找的那抹宁静吧!跨过高高的门槛,我进入了一家简朴的小屋。啊!原来这家主人是卖糖画的,见我来了,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问我想要什么图案,我顺口就说“小猪。”他便用铁勺舀了满满一勺事先准备好的麦芽糖,移到一边的铁板上方,微微一倾,深褐色的糖浆均匀地从勺子里流了出来,手缓缓的在铁板上空游过,随后向上一个漂亮的弧度,又向下一个倒钩,行云流水般地画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猪呈现在我眼前。又舀了一勺糖浆,我见老板神情淡定得好似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挥写着草书一般在小猪的身上游走,一根根头发丝般的糖丝填满了小猪的身体。趁热配上一根棒子,一只滚圆可爱的小猪糖画,被交到了我的手上。我想在这时代,很少人有这复古的手艺了吧!

  出了门,我一边舔着手中的糖画,一边走向拥挤的街道。突然,我的视线又被一家五彩缤纷的'店铺吸引了——店门口摆放着一个个仿佛要活过来的小泥人。一位老者坐在椅子上,手里摆弄着一个还未完成的作品。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我要了一只帅气的孙悟空后,便与他闲聊了几句,原来他在这里卖手艺已经几十年了,每次看到孩子们拿着泥人开心的样子他也跟着开心,可是这门手艺因为赚不到钱,没有后人愿意去传承,这手艺都快要失传了。此时我顿感无限惋惜,我的视线再次投向那些泥人,它们仿佛从千古穿越而来,经历了无数历史的沧桑,讲述着那遥远的故事……

  走出小店,看着商业化的街道,一股酸意涌上鼻尖,现在人们的视线是否只求一味向前呢?有多少人会真实地愿意回头看一眼祖先数千年来留下的文化遗产呢?我心里思索着,伤感袭上心头,视线渐渐模糊……

描写江南的作文15

  祥和安逸的江南小镇,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迎来了最诗意的韵味。

  江南的雨季永远充满情调,那迷离氤氲的细雨从屋前屋后洒落,沁入了树香的春雨盈盈润润,弥漫在石阶小巷路,扑向行人的手臂,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屋顶的瓦片在经历过无数风吹雨淋后,早已镀了满满的青苔,这一抹绿衣倒是给小镇带来不少岁月悠扬的古典感。细雨蒙蒙地撒在那青瓦片上,白茫茫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早晨的霜气,原本在瓦片青苔的映衬下的绿色水滴,顺着屋瓦缓缓往下坠落,离开瓦片的水滴又变得晶莹透明,一滴一滴,琥珀般断断续续的,“哒……哒……”的声音敲落在屋前石子路上,屋后是快要盖住屋顶的绿竹,细细的长竹叶也积满了雨滴,“叮叮咚咚……”雨滴压着竹叶尖拍落在瓦片上,一瞬间,地上的,瓦上的声音铿铿锵锵、细细脆脆,由远而近、忽轻忽重,这般润耳的音乐仿佛还带着潮湿感直直地浸润着你的听觉和触觉。

  从小镇后山往下望去,那一排排的碧绿瓦片在白雾缭绕下倒像是与那青山绿水融在一起了,教人想不起那蒸腾迷离中的人间烟火。寂静的小镇仿佛在细雨中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声。古老的石桥横亘在悠悠流水之上,桥下偶尔会有乌蓬船轻轻划过,在水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波纹。那桥头的石墩旁,是两棵杏树,三月,杏花早已开满了枝头,这杏花雨纷扬于空中,却似乎不愿行人看见满地残花,大都随流水飘逝了。偶有一两朵杏花飞入那竹楼小窗,搅乱了窗内的呼吸。桥的另一头,有一口古井,也许是怕孩童贪玩于此,古井早已被水泥封锁了,只有井内隐隐约约传来的青蛙搅动水的声音能让人感觉到里面的温暖。

  走过桥,又是另一条小巷,一条灰色大狗慵懒地趴在门前,半睁着眼,时而抖动一下肚皮呜咽一声,像是睡前撒娇般,昏昏欲睡的样子让人不忍打搅。门口,老汉的锄头还靠在角落里,上面的汗水混着春雨洗尽了锄刃上的黄泥黑土。忽而,不知哪家传来母亲的摇篮曲,嘴里的'吟哦鼻音轻轻地哄着孩子入睡,轻轻浅浅的摇篮曲飘荡在小巷中,温柔呼唤着流浪的心。

  小镇的尽头是几间茅草屋,里面堆放着一捆捆木柴,几只老母鸡围在柴堆旁,不知是在孵蛋还是打盹,地上满是鸡爪划过的灰尘痕迹,一道一道的,就像山上开满的杂草。茅屋一侧便是通往山上的小路,大大小小的灌木丛中隐隐约约露出几处凸起的黄泥路,一直延伸至看不见的山林深处。

  绵绵细雨像被拉长的无数雾丝,轻柔曼妙地垂在整个小镇,缠绕在整个山间树木中,这潇潇春雨融化了冬的寒气,抚平了严冬的树木创伤,在静美的时光里,一切都经过了春雨的默默洗涤,迎来的,将会是万物复苏的清新、秀美和新的希望。

《【精选】描写江南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描写江南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描写江南的作文07-07

描写江南的作文(经典)07-31

描写江南的作文[精选]06-27

描写江南作文06-24

描写江南作文[经典]06-25

描写江南的作文06-26

[集合]描写江南的作文07-08

描写江南的作文【优】07-08

描写江南的作文[优选]07-30

【精选】描写江南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江南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描写江南的作文

描写江南的作文1

  在千年古刹寒山寺中,我敲起一座古老的钟,“当当当”,声音悠远而长久,仿佛飘到了古老的岁月。在这儿,人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想道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切笼罩在朦胧之中。我坐上游览枫桥镇的客船。耳听着老船工娓娓道来的古老故事,眼看着载满世事的乌篷船,犹如走进了淡墨轻绘的古老时光,仿佛有谁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吹落了往昔的尘埃,把一卷发黄的岁月静静地为我展开……

  在水乡的小巷里,撑着伞,眼前是一座座古老的房子;脚下是轻缓的.小河流水;抬眼望去,便是跨水而过的斑驳小桥。恍惚中,忽然有一种“风景旧曾谙”的感觉,真不知今夕是何夕。

  我这才明白为何江南才子多,为何“能不忆江南”——江南好啊!

描写江南的作文2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甫的这首诗如纸墨画卷,勾勒出淡雅清新的诗情,也绘出了我们心中的如画江南。

  翩跹的花瓣和纷扬的柳絮,在细雨中飞舞、飘洒,些许濡湿地面。花瓣跌落水中,一路沉浮,跌跌撞撞地磕碰着水底的石子而去,悄然贴上了青石阶,而那青石阶旁,是黑瓦晕染了斑驳白墙的江南民居。

  这民居可是江南的'一大特色。它与北京四合院相似,却显略小,但更让人觉得别致精巧。民居的外部墙体较薄,白色;屋顶是灰色的瓦片;而木构部分常用褐黑、墨绿等色,倒是与这墙瓦相映成趣,不失雅致。

  江南民居的内部为了防潮避暑,形成墙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底层砖、顶层木的结构特点。民居内一般三间或五间,各间以廊相连,为了通风,人们还在廊外院墙开漏窗。并且,这民居的高墙可以防火,不至于室内燥热。

  江南民居建筑灵活,适应地势气候,加上这粉墙黛瓦的色彩搭配,和周遭的美丽景致,着实是许多人爱去的好地方,它大都依河筑屋,傍水而居,这水中映出的“水墨丹青”,更显江南魅力。

  在我心里,江南有如李清照的宋词一般温婉清扬,如云雾般柔美朦胧,也如蛛丝般缠绵婉转。就这样赏着悠悠的小桥流水,感着梦幻的粉墙黛瓦,陶醉在一檐画意的氤氲里,内心倍感舒畅。

  粉墙黛瓦的江南在每一个人心中百转千回,江南,如诗,如画。

描写江南的作文3

  俗话说“晴西湖不如雨西湖”烟雨蒙蒙的江南细雨如丝,绿色的叶子冲的更绿了,娇艳的花儿开的更鲜艳了,一年美丽的春天慢慢呈现在我们眼前。

  正如这雨一样,我的心也似乎洗去了之前的记忆:之前同学们和我玩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成绩似乎下降了......一切都变了。雨还如针一样刺着我的心:之前和我最要好的朋友骂我了;和我最亲密的伙伴远离了我......我做错了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好像凑上去问问,寻找解开一片寂寞的钥匙。但我知道她们不会理我,问了也白费劲。我好想说几句真心话,消除他们的'烦恼......一切都不存在了,包括曾经的友谊。我一个人躲在墙角簌簌地哭起来。

  当我起床时,我才发现,这只是个心惊胆战的梦,现实是无所畏惧的!一切恢复了正常,同学们又和我玩了,一切是那么的愉快啊!

描写江南的作文4

  连绵不断的雨,时大时小,时停时续,水滴坠落的声音叮叮铃铃,就好像黄昏时窗棂边那串风铃的声音,清脆而干净,有些阴霾的天气,有些悲情的雨滴,让我不禁想起那泛黄的书卷和书中小家碧玉般的江南。

  江南,江南,江水之南,那柔情的水,那温暖的南,即使只是名称,江南也美得让人流连。我总是在心里勾画着江南的模样,那蜿蜒的'河道,那缠绵的气息,那清秀的人间——-它定是如它所孕育的女子一般清秀脱俗,美而不媚;定是如它所孕育的清莲一般清丽美好,不染尘埃;定是如它所孕育的诗词一般清新婉转,触人心扉。江南,它定是以那唯美的画面在历朝历代的历史上留下那永恒的场景,留下那俊俏的模样,留下那悲伤的情怀。

  江南,总让我想起,想起坐着乌篷船的苏小小,想起飘然浣纱的西施,想起轻吟浅唱的易安居士,想起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想起古朴典雅的苏州园林,想起水面上形单影只的小船,独自在碧波上千回百转,想起……

  江南,一个光听意境,就能让氤氲雾气弥漫了我双眼的地方,那清丽的外表下,有着多少的忧伤,多少的幽怨,才凝聚出那么多忧伤的诗词,那么多悲伤的人才,才凝聚出那么多唯美的感情,那么多缠绵的故事,才凝聚出那么多纠缠的历史,那么多纠葛的过往,那么多……

描写江南的作文5

  春天,是伴着蒙蒙细雨姗姗走来的。那雨可真细哟,每一滴都带着神圣的使命,叩向大地之门。当万物在雨水的浸润中苏醒时,世界顿时变得明媚。

  春风迈着她那轻盈的步子,迎着灿烂的阳光,在路边,在田头,留下了许多春的.足迹。

  河那边,一排排碧绿的垂柳,被春风吹动了细长的叶子,左右摆动,就像一个个春姑娘,为春的到来,表演着婀娜多姿的舞蹈.

  蝉儿在不停地鸣叫着——夏天到了。

  这个季节热浪滚滚,不断袭向人间。

  人见人爱的荷花,开满了池塘,有的正含苞欲放,几只蜻蜓落在苞尖,不禁让人们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

  秋季,是一个成熟美好而充满诗意的季节。

  路边的株株绿树,昔日身着绿装,而今日却已干枯,显得十分苍老,憔悴,毫无生气。瑟瑟秋风,吹落枯叶“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秋雨下了起来,绵绵细雨,正如一位姑娘倾吐心事。雨停后,碧空如洗,蓝得让人心醉。正值丰收的时节,田里的稻已经成熟。一阵风吹来,金色的海洋波浪起伏。

  冬天在呼啸的北风中迫不及待地追来。天气真冷啊!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放起了鞭炮和烟花,吃着热腾腾的团圆饭,相互道着贺词……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欢歌笑语。北风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渲染了,不再那么疯狂。

  四季,就像一幅连绵不断 的画卷,写不完,也道不尽……

描写江南的作文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这江南苏杭一带都具有独特之处。暂且不说这里的山水多美,姑娘们多么小家碧玉。单凭那一座座坐落在河水之上带着浓厚古韵气息的房屋,已足以让我流连了。临近街道的一侧是各种店铺,只不过这里每家店铺上还用布片做成的招牌悬挂在门上。街道旁是一条小河,河的对岸就与另一条街道相连。人们穿梭在街道两旁。不由得给这古镇添了几分现代色彩。只不过夏季阵雨频繁,这江南古镇笼罩在烟雨之中定会有另一番风味。

  “夜久雨休风又定,断云流月却斜明。”一夜的细雨过去,烟雾笼罩着整个小镇,月亮还未完全消失,天边却泛起了红光。雨水将整个小镇冲洗了一遍,带走了昨日的尘埃。树木的叶片上还带着残留的晨露,一滴一滴地滚入小河之中,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转瞬即逝。雨滴慢慢沉入水底,好似这就是它的.归宿。雨说:宁静、平淡是它永远想停留的地方。

  雾慢慢散开,雨却愈来愈大。稠密的雨打落在房顶,打在姑娘们的油纸伞上。油纸伞上的一幅美丽的花绘图,可见绘画之人丹青工艺一定不凡。女子旗袍着身,发簪轻轻盘起一头秀发。撑着油纸伞往深巷中走去,斜雨打在她单薄的身上,平添了几分寂寞之感。姑娘慢慢往前走,雨水慢慢冲刷她留下的痕迹。雨说:带走了岁月,留下的只剩寂寞。

  临近黄昏,雨慢慢稀疏了。太阳落山后,雨已经完全消失了。明月照进庭院中,月光洒在池塘上,泛起层层金色的粼光。“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夜色中,一阵阵清香飘来。如此可口的瓜果定是雨水滋润的功劳。雨说:它为雨后人们的喜悦而自豪。

  仲夏时分,爱这江南的小镇,爱这朦胧的细雨。

描写江南的作文7

  水乡乌镇 总体介绍;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曾名乌墩和青墩,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地处河流冲积和湖沼於积平原,地势平坦,无山丘,河流纵横交织,气后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一条河流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河道里有载旅客的乌蓬船,河水呈青绿色。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乌镇不仅水多,桥也很多,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现存30多座,在乌镇几乎每走20米,就能看到一座桥。

  乌镇又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故里,现在,那儿的家具与布置仍然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新版红楼梦》就是在乌镇的西栅拍摄的。

  蓝印花布由蓝白两种颜色组成,用棉线纺织、黄豆粉刮浆、蓝草汁印花,纯粹手工环保。令外,我还在乌镇吃到了一种类似圆肖,但比圆肖大,直径约是5厘米,且外皮呈绿色的糯米团,用南瓜叶当容器,馅料为芝麻和豆沙两种,具体的名子我忘问了。

  三白酒是乌镇人的美酒,天然原料纯手工酿成,以白米、白面、白水酿成。据导游说,此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以其香气浓郁、酒味醇厚、入口绵甜、回味爽净、余香不绝而名声远扬。几百年来风靡江南,经久不衰。

描写江南的作文8

  秋风习习,比起夏风却多了一份凉意。放眼望去,校园变化真大,不过仍旧是那么美丽。它的美比起乡村的那种美,卓识是逊色不少,可在我心中,它是最美的。

  “铛,铛……”伴随着略有节奏的铃声走出教室,轻轻靠在天台的栏杆上,仰望蓝天。天空,仿佛被刷洗过一般,分外湛蓝、悠远,小鸟们似乎也喜欢这样的蓝天,都纷纷走出家,在空中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体育课的时候,我以一睹了江南的秋色。天空,那云朵稀稀疏疏的排布在蓝天上。站在太阳身旁的云朵,泛出了淡淡的金黄;其他的,依旧保持他们那神圣而纯洁的白色。草坪上,放眼望去,小草还是那么的绿。虽然草尖已爬上些许枯黄,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伸展双臂,迎接朝阳。操场上,遍布了同学们的笑声,那奔跑、玩耍的身影在阳光下,越显耀眼……

  对于叶子们来说,最大的期盼,莫过于在秋天一展风采吧!看,有的穿上绿色的加长款外套来了;有的'穿了一件浅黄色的毛衣来了……最精彩的来了——枫叶穿着一袭红裙来了。真是各有千秋,令人赞不绝口啊。

  漫步在绿藤长廊之中,享受着风儿的吹拂。慢慢的,我想起了以前:和同学们簇拥在一个地方,谈天论地。遇到问题,不免争论一番,不管结果与否,笑容总是浮现在我们脸上。谁说秋天是终结?不,它不是,它是一个充满美好回忆的季节,也或许,只有在这校园之中,才会令人回忆吧……

  带着美好的回忆,期待下一个秋天,再次“一品江南秋”。

描写江南的作文9

  爷爷说,江南有放河灯的习惯。一条河从古老的巷子穿过,像是画中青色的带子。绵延,缠绵着柔和的曲调。我想做很多河灯,盛满我的愿望。

  在子夜时分,坐在河边的.水泥台上,把赤裸的双脚伸进冰冷的水里。每个河灯燃着一根蜡烛,烛光似溅开的温暖从河的这边,飘向不知尽头的远方。

  怅然与落寞坠入湖里。像是场庞大的祭奠。祭奠美好,祭奠消逝的简单。城市里总是有繁杂的喧嚣,吵闹之时,我会害怕地捂住耳朵。

  松开来,却丢失了一切。成熟太过于痛苦,《边城》中的哀爱恋,美好的让人心生嫉妒。

  如果,我是说如果,河灯摇曳时荡起的平静,可是演变成每个人心中安宁的角落。那,我的安宁会不会太过于死寂?

  它是否能唤醒我丢掉的单纯?

描写江南的作文10

  有一篇古诗词写的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觉得江南的春天就像一副泼墨画,有许多颜色,生机勃勃的,万物复苏了,而且还常常下春雨,在雨中,一些树林和山水就是泼墨画的主角,树叶上的绿水就像那泼墨画未干的水,让人身临其境,享受着春天的气息。那春天的天气可真是千变万化,奇妙无比,像是一个爱耍脾气的孩子,一下子哭了起来,一下子又很高兴,真的是洋娃娃了,我在春天的时候老是觉得懒洋洋的`,没什么力气,因为春天的太阳很柔顺,不像夏天的太阳烈日炎炎,把我们的眼睛睁不开,总喜欢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接受着太阳的滋润,享受着“日光浴”。江南的春天就像那魔术师的帽子,猜也猜不透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她的风一飘过千山万水,所有的生物的“复活了”,河水又开始流动了,这可能是以柔克刚吧,树枝又开始摇动了,这应该是给树梳妆吧,花朵又开始绽放了,这应该是在展示自己美貌吧!这个春天也是我们在小学生涯中最后一个春天了,也是与同学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春天了,我们在这个春天当中用树来当做我们的纪念,我们以后若有缘会再相聚,若无缘会彼此的纪念,我们大家忘不了对方,忘不了朋友,忘不了老师,更忘不了这母校。

  下个春天,在这班级里读的是我们的学弟、学妹了,他们也会有这个春天,这个充满纪念的春天。

描写江南的作文11

  我在江南长大,那守候在季节里如水般的温柔,抚平了山川,平静了水面。潜移默化中,也造就了江南的才俊。在这微薄的渐染中,我也似乎消融了。一切的一切,全都酝酿在如水的江南中,融合在渐渐相融的和谐中。

  山水似乎是江南的代名词,山清水秀,格外清新淡雅,墨绿的峰,澄敞的河,无需装裱,就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卷。不需鸟语与虫鸣,青山绿水就是一篇洋溢着声与色的佳作。相形之下,北国的山水则少了那么一份渐渐的秀美,江南的山是一道凝固的波痕,没有千仞之巅的雄伟与挺拔,也少了一缕棱角的`分明。连绵起伏的山峦波浪般地浮动,温柔而不失灵动。如果说江南的山是性别的,那么我相信那一定是九天仙女下凡的杰作,将那一份上天的神秀降临于此。江南的水是一座座流动的山,虽没有磅薄的气势,也没有九曲回肠的大气,单是那一汪脉脉映月之长流,就足以让任何人顿生怜惜。山似水,水如山,相形相衬,将天地间最具反差的事物也渐渐地融合在一起,和谐而不失韵味,成就了举目共睹的山水渐之美。

  而中国画则更能体现这种相濡以沫的渐之和谐,也正是山水给予人们的那份渐之美的才华才造就了画之深远意境。淡浓有致,求意境而疏写实,两滴黛墨道出山水之色,一杆青竹绘尽人间之景。一切景语情语,山水虫鱼,宣纸一张全道破。渐渐地,山水万物融在黛青之中。或许这一切都源承于道家思想,人与自然就如太极八褂一般渐渐融合,转化,画亦如此。黑与白在渐渐中转化和融合,相辅相成。中国画确实少了西洋作品的一份逼真与实际,但那种渐之神韵,渐之意境却是西洋画无法逾越的高度。

  画固然有着渐之色韵,而四季恐怕是江南最具渐变的杰作。跳过绿春悲秋忍冬和来年更加青绿的夏。我们似乎在沿着一经往上坡爬,然后往下走。虽然说是坡,但是人们在画中游时却感觉不到丝毫的坡度。待到站在季节尽头回眸时,才发现年轮又击起了一层波浪,然后涤荡开来,无声无息。纵使路旁的草在长在盛在衰,花在绽在开在凋零,终不会引起路人的察觉。最令人迷惘的往往是季节的尽头和开始,维系着世界的仿佛不是时间,而是悄无声息的蜗行的脚步。蜗牛行走在绿叶间尚能留下斑驳的足迹,而江南是永远不会给大意者留下悔恨的跫音的,而是让渐渐的一切来终结他们,虽然残酷却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江南的人们当然是最为留心的,因为这山这水,这画这季节,这渐渐容不得半点大意和懈怠,否则就只能迷失在渐之迷宫中,找不到起点,也不知道归途。只能的反复地跳着前世的探戈,不知道这半步跳错了多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存在。

  当潮水涌上年代久远的堤岸,这个春天再续上一个春天,你是否仍在……

  当大雨卷烈日当头村落,这个夏天淹没了下一个夏天,你应该不会……

  当金风玉露人间相逢,这个秋天连结了上一个秋天,你或许还在……

  当残冰暮雪枝头重现,这个冬天消融了下一个冬天,你又将怎样……

  隐隐约约,渐渐笼上了迷雾,顿时山也暮,水也暮,情无数。一念之隔让沉默在罅隙里大鸣大放,反复看斑驳的呼唤,你不问季节的困惑,却让卑微的渐渐终结,多了一份感动,却迷失了自我。伴随着这份动人的渐渐,多少烟雨和楼台,都已随风而去。

  渐之微妙,虽给人们太多的回忆和遐想,潜移默化中我们也失去了许多。让我们在这微妙的渐渐中去体验,去感受,坚守心灵的一个平台,不被这微默的变化所迷惑。

  坐观花谢花开,斗转星移,沧海成桑田。

描写江南的作文12

  提到江南,我就想到了水。瘦西湖,多么古朴而温柔的名字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她的美描绘到了古今称绝的境界。她的水波总是如此潋滟,她的笑容总是如此宁静,比起“烟笼寒水月笼莎”又更胜一筹。她就如一位美丽的女子,轻舞曼妙在微风之中,颔首的一刹那,“如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朦胧中她愈发旖旎,春水盈湖,摇曳疏影,颇有“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韵。水波在荡漾,微风在轻拂。柳絮在飘动,还有画船……

  《红楼梦》中写林黛玉时,“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花离不开水,因此我想江南也应是花的温房。而我个人又较偏爱荷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问脸两边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满塘的菱荷,密密地开成一片。在第一缕阳光还没有“光顾”她们的时候,晶莹的水珠滚动、停止、动荡、滴入水中,溅起的水花儿又溅到了荷叶上。如此循环往复,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荷,半低半昂,帘卷香风,“一段秋光淡”。有诗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比天山的雪莲更温和,比曼陀罗更柔美,比熏衣草更端庄,比牡丹更自然……而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更是它的真实写照。兴许没有荷,江南便少了一种优雅,一种纯真。

  江南水乡,一定少不了是油纸伞。撑一把红伞,在小桥上驻足而立,这应该也是江南人欣赏自然的'另一种方式吧!每到梅子雨落时节,街上的人都会撑上一把油纸伞,任由小雨串成珠帘,任由视线变得模糊,在街上自由行走,而女子则会款款而行。还记得白素贞与许仙是怎样相遇的吗?一把伞,造就了他们之间的美好爱情。这个流传久远的故事,就来自于江南的那个下雨天。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的,江南的蝴蝶尤其美。比起其它地方的蝴蝶来,它们多了一种活泼、一种怡然。纳兰性德在《河传》中写道:“花枝,满庭蝴蝶儿”。因此,蝴蝶与花儿不能分开,蝶恋花是否就是这样来的呢?花需要蝶舞之美,蝶需要花香之溢。有一种花叫作蝴蝶花,颜色是紫色,小巧可爱,恰如一只蝴蝶,风吹花瓣,与蝶飞舞,神不像,但形像了。下雨天的蝶是最美的,因为“粉蝶沾湿,徒留一缕香魂”。

  画屏需摆在江南似乎才有韵味。“独倚画屏思往事,皆不是,空作相思字”。在古诗词中,江南女子似乎总是愁绪万千,思念就像是她们必经的阶段,而画屏,却增添了一份美感,一丝高雅。图画伴着女子,又像一幅画,像屏布一样,纯洁又不失天真,细腻的感情和画屏相互交织,弯弯曲曲,充满了古典气息。

  江南,明媚如春光,忧伤如秋风;明媚如风筝,忧伤如流水;明媚如笑靥,忧伤如落红……

描写江南的作文13

  江南水乡,水美风景美,江南的春景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最迷人的时候。

  马路边的树木又开始新一轮生命的开始,他们散发出一阵阵清香。人们都出来了,小孩蹦蹦跳跳地出门,青年们拉着手有说有笑地走路,老年人迈着稳健的步子一路悠闲地欣赏。城市四处洋溢着春的活力。城里的春是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农村里的春亦是如此,还增添了一份淡淡的乡村气息。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一片黄一片绿的,错落有序,黄的是油菜花,一小朵一小朵尽情地开着,汇成了一片金黄的海洋。绿的是稻苗,阳光下粗壮成长的它们,每天不光有春风姐姐柔情地抚摸她们,还有春雨姐姐滋润它们,在她们的呵护下,稻苗儿微笑着仰起脸,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它们既像轻盈的青纱尽情地舞蹈,又像波光粼粼的大海,波面随着轻风高兴地发光发热。中间一片片紫云英,细细的青藤委婉曲折,像似零乱却又似十分有规律地穿梭,花儿总是仰起最清纯的笑脸来迎接这个美好的春,踏春的人们时而摘一朵插在胸前,重温一下大自然的美好关爱。果园里,细白青嫩的桃树与带有些微凉意的梨树趁这个好时间尽情展现,旁边的`银杏树老不见衰,也盛气十足的开放着,那一层苍老的树皮,盖不住那蓬勃的心。

  看着浓浓春意,闻着淡淡的清香,城里乡下都享受着春的哺育,好一派江南春之动人风光。

描写江南的作文14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带着这份期待,我今天就来到了热闹的江南小镇——七宝老街。

  “滴答,滴答!”老街被小雨蒙上了一层轻纱,雨滴不断从复古的马头墙上滴落,我抬头望去,只见一座似雄鹰展翅的牌坊,那便是老街的入口,牌坊中间赫然写了四个金字“七宝老街”,我踏着古老的青石板路进入了老街,想要去寻找那抹宁静与古朴,然而进入我眼帘的却是各种形形色色的商业化店铺,热闹非凡。挤进人群,不知道走了多久,我忽然眼前一亮——是河!我再次挤进乱哄哄的人群,原本古朴而美丽的桥被硬生生的装饰上了现代化喧嚣的灯带,我不免有些失望,走下桥,拐进一条相对安静的小巷,我的视线被一家不大的店铺吸引了。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想要找的那抹宁静吧!跨过高高的门槛,我进入了一家简朴的小屋。啊!原来这家主人是卖糖画的,见我来了,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问我想要什么图案,我顺口就说“小猪。”他便用铁勺舀了满满一勺事先准备好的麦芽糖,移到一边的铁板上方,微微一倾,深褐色的糖浆均匀地从勺子里流了出来,手缓缓的在铁板上空游过,随后向上一个漂亮的弧度,又向下一个倒钩,行云流水般地画着,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猪呈现在我眼前。又舀了一勺糖浆,我见老板神情淡定得好似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挥写着草书一般在小猪的身上游走,一根根头发丝般的糖丝填满了小猪的身体。趁热配上一根棒子,一只滚圆可爱的小猪糖画,被交到了我的手上。我想在这时代,很少人有这复古的手艺了吧!

  出了门,我一边舔着手中的糖画,一边走向拥挤的街道。突然,我的视线又被一家五彩缤纷的'店铺吸引了——店门口摆放着一个个仿佛要活过来的小泥人。一位老者坐在椅子上,手里摆弄着一个还未完成的作品。这些都是他的作品,我要了一只帅气的孙悟空后,便与他闲聊了几句,原来他在这里卖手艺已经几十年了,每次看到孩子们拿着泥人开心的样子他也跟着开心,可是这门手艺因为赚不到钱,没有后人愿意去传承,这手艺都快要失传了。此时我顿感无限惋惜,我的视线再次投向那些泥人,它们仿佛从千古穿越而来,经历了无数历史的沧桑,讲述着那遥远的故事……

  走出小店,看着商业化的街道,一股酸意涌上鼻尖,现在人们的视线是否只求一味向前呢?有多少人会真实地愿意回头看一眼祖先数千年来留下的文化遗产呢?我心里思索着,伤感袭上心头,视线渐渐模糊……

描写江南的作文15

  祥和安逸的江南小镇,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迎来了最诗意的韵味。

  江南的雨季永远充满情调,那迷离氤氲的细雨从屋前屋后洒落,沁入了树香的春雨盈盈润润,弥漫在石阶小巷路,扑向行人的手臂,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屋顶的瓦片在经历过无数风吹雨淋后,早已镀了满满的青苔,这一抹绿衣倒是给小镇带来不少岁月悠扬的古典感。细雨蒙蒙地撒在那青瓦片上,白茫茫的,分不清是雨还是早晨的霜气,原本在瓦片青苔的映衬下的绿色水滴,顺着屋瓦缓缓往下坠落,离开瓦片的水滴又变得晶莹透明,一滴一滴,琥珀般断断续续的,“哒……哒……”的声音敲落在屋前石子路上,屋后是快要盖住屋顶的绿竹,细细的长竹叶也积满了雨滴,“叮叮咚咚……”雨滴压着竹叶尖拍落在瓦片上,一瞬间,地上的,瓦上的声音铿铿锵锵、细细脆脆,由远而近、忽轻忽重,这般润耳的音乐仿佛还带着潮湿感直直地浸润着你的听觉和触觉。

  从小镇后山往下望去,那一排排的碧绿瓦片在白雾缭绕下倒像是与那青山绿水融在一起了,教人想不起那蒸腾迷离中的人间烟火。寂静的小镇仿佛在细雨中倾听着自己的心跳声。古老的石桥横亘在悠悠流水之上,桥下偶尔会有乌蓬船轻轻划过,在水面留下一道长长的波纹。那桥头的石墩旁,是两棵杏树,三月,杏花早已开满了枝头,这杏花雨纷扬于空中,却似乎不愿行人看见满地残花,大都随流水飘逝了。偶有一两朵杏花飞入那竹楼小窗,搅乱了窗内的呼吸。桥的另一头,有一口古井,也许是怕孩童贪玩于此,古井早已被水泥封锁了,只有井内隐隐约约传来的青蛙搅动水的声音能让人感觉到里面的温暖。

  走过桥,又是另一条小巷,一条灰色大狗慵懒地趴在门前,半睁着眼,时而抖动一下肚皮呜咽一声,像是睡前撒娇般,昏昏欲睡的样子让人不忍打搅。门口,老汉的锄头还靠在角落里,上面的汗水混着春雨洗尽了锄刃上的黄泥黑土。忽而,不知哪家传来母亲的摇篮曲,嘴里的'吟哦鼻音轻轻地哄着孩子入睡,轻轻浅浅的摇篮曲飘荡在小巷中,温柔呼唤着流浪的心。

  小镇的尽头是几间茅草屋,里面堆放着一捆捆木柴,几只老母鸡围在柴堆旁,不知是在孵蛋还是打盹,地上满是鸡爪划过的灰尘痕迹,一道一道的,就像山上开满的杂草。茅屋一侧便是通往山上的小路,大大小小的灌木丛中隐隐约约露出几处凸起的黄泥路,一直延伸至看不见的山林深处。

  绵绵细雨像被拉长的无数雾丝,轻柔曼妙地垂在整个小镇,缠绕在整个山间树木中,这潇潇春雨融化了冬的寒气,抚平了严冬的树木创伤,在静美的时光里,一切都经过了春雨的默默洗涤,迎来的,将会是万物复苏的清新、秀美和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