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散文

时间:2024-06-24 18:12:40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阳节的散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的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节的散文

重阳节的散文1

  国庆节的第二天就是重阳节,又称敬老节。相比昨日欢度国庆的鞭炮齐鸣,彩旗飞舞,重阳节更显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来,人们要么登高,要么吃重阳糕,要么遍插茱萸,更有甚者直接便回到了老家与亲人团聚,何人还在乎这点凄清。

  然而我家则不同。之前团支部发下通知来说每个学生都要为父母洗脚,并且还要拍照写心得。为父母洗脚的差使似乎历史很是久远,自小学便听说了这样弘扬孝道的方法,大概都是受了尤浩然那条著名的公益广告的影响。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嘲,就是不屑:难道如今的风气是区区一次洗脚的经历就可以改变的.吗?

  九月三十号晚上,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我和他关系并不很亲密,因此在提及时也选了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他先是愣了愣,然后笑起来,说你还是给你妈妈洗吧,我生怕把脚伸出来时熏到你们。我不置可否。洗脚——无论为了谁都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我分明见到了父亲眼中那道一闪而过的光。

  那天晚上,倒水,拖鞋,洗脚,拍照,一气呵成。我不断地笑,从许多小事中找寻着笑点,仅仅是为了掩盖心中的尴尬。我慢慢地擦着,听着那咔擦声,仿佛在抚摸一座落满灰尘的雕像。父亲也在笑,笑得像个弥勒,笑得像个孩子。

  水溅了一地。

  终于结束了,我带着余留下的笑意,最后为父亲倒去那盆水。盆磕到了水池边缘,又溅出几点。我终于颤抖着触上那平静的水面,又迅速地缩回,一层涟漪荡起,沾湿了一地情。

  水很烫。没有白气。但真的很烫。烫得灼心。

  我似乎懂了什么。重阳节……这原就不是给子女们过的节日,所谓洗脚,也本就不是为了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子女们痛哭流涕洗心革面回头是岸的工具,这纯粹就是一次为了饱经沧桑的父母们精心排演的舞台剧,让他们第一次品尝来自子女的成长的硕果,让他们充满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从而坚持坚持坚持。

  即使今后子女的回归带来的落差会将他们压垮,即使明知这仅仅是一抹强颜的虚假的欢笑,但至少,已然收获过。

  父亲心中的泪终于淌下来了。

重阳节的散文2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顺父母,尊敬老辈,天经地义。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湿了多少观众的眼睛,震撼了多少游子的心灵,说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里话。一首歌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共鸣?这是因为这首歌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世间最普遍的真挚情感,回应着人民群众对传统美德的呼唤。我不想把他们叫老人,我喜欢叫他们前辈。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来临之际,除了道声好外,我不禁思绪万千……

  “尊老爱幼”之说是谁提出来的,不曾考究,但皆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一词怎么解释?约定俗成的一些内涵,如供养尊敬父母。从大的范围来说,“尊老”实为“孝敬老人”。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样尊敬别人的老人。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战国时期高居宰相之位的吕不韦曾写了一篇修身处世的文章——《孝是万事的纲纪》。文中提到:“人君孝顺,那名声光彩荣耀,可以让臣下信服而听从,天下都称誉。人君孝顺,臣就会忠心侍奉君王,做官清廉,面对危难而死节。士人民众孝顺,就会勤勉耕种,保国功战都坚定,不会败北。孝是三皇五帝的根本要求,万事的纲纪。”君王尚且能以身做则,百姓效仿,自然可知。

  纵观古今,我国有许多孝子孝孙的故事流芳后世。如在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仗挥打。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何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这说明了他非常孝敬母亲,有诗颂曰:

  体念母亲情至忱,

  线棰轻重甚关心;

  一朝知母力衰退,

  顿起心酸泪湿襟。

  是啊!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母亲油灯下熬白的双鬓,亲情是父亲肩头扛着的行李。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亲情啊,她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她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万物会随时间而模糊,可深刻在亲人皱纹里的亲情却不会模糊;万事会随空间而淡忘,可烙印在亲人老茧中的亲情却不会淡忘。

  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让我们一起加入尊敬前辈的行列吧!让一个个小小的好习惯支撑起闪光的美德;让一个个默默的美德支撑起深厚的修养;让我们用深刻的思想这一撇和坚实的行动这一捺,共同支撑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愿天下所有的前辈笑颜常驻!

重阳节的散文3

  一年一度秋风劲,重阳佳节如期至,每逢重阳节,就想起故乡家家打糍粑的场景,忆起那个香,心里萌生馋意,越想越想吃,想得嘴里直冒口水,还是别想了,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虽然现在教书的待遇已经好多了,不再是前几年的日子紧巴巴了。但是这思乡的情结还是无法改变,就算我常年在外已成习惯,可每到过年的时候,不得不想起在家里过节的热闹气氛,特别是家里每个节日都有它特有的食物,也就是节日的饮食文化,那份浓浓的乡音乡情总在心里梦里索绕。

  过重阳节,我就记得老家人人皆知的俗语:“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杀鸡,豹子咬你爹。”因些家乡重阳打糍粑、宰鸭杀鸡成为过节的习俗,其代表食品就是糍粑。

  每到重阳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这糍粑的原料就是糯米,那可是百分百的纯糯米,而且还是家里自己留的传统糯谷种——八月早(俗称高杆糯)。那种长很高很高的传统稻杆,稻杆晒干后还可以用来搓烟绳、捆苞杆丶打背系、打草鞋,因为它长又坚韧,所以农家在收获糯谷时,再忙也得把谷草捆起晒干后收捡。这种稻谷的糯米滚圆雪白如(老家人称此为团糯或珍珠糯)加工成的糍粑,既柔软又香酥,比现在的杂交糯米要好吃得多了。在我们家里,这种糯米要比杂交糯米贵几角钱。而且它又在八月和九月之间这个时段,正是重阳尝鲜的好食物了。曾有诗曰:八月半里糯谷黄,九月九来是重阳。大人细娃盼过节,家家户户糍粑香。

  重阳这天,我母亲都会早早的起床,把糯米用水淘干净,再将糯米装成木蒸子里,然后烧灶火蒸熟蒸透,直到远远的就闻到浓浓的糯米香,为检验熟透没有,母亲常常对着刚揭开蒸盖远腾起浓浓热气的`糯米吹几口气,听响声判断是否起锅,若蒸好了,就舀起部分用瓷盆装着,叫父亲和大哥及院子里的叔伯帮忙打糍粑。

  刚蒸熟的糯米饭可好吃啦,那晶莹透亮,润泽香浓的糯米,直接盛在碗里,放上白糖搅拌均匀就可吃了,而且还耐饿。我小时候每年这天,当说糯米蒸好了的时候,总是缠着母亲给盛一碗,边吃边看父亲和院子叔伯互帮打糍粑。

  我老家那时候是一个大院子,叔伯都住在一个大院里,老少几辈人都很团结和气。院里有一个石臼,是公用的。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不管是谁家先来打糍粑,全院的男劳力只要没要事的都会自觉来到堂屋帮忙打糍粑,因为土办法打糍粑是很费力的一种活。就是把蒸熟的糯米到在这石臼里,打糍粑的时候,用力将蒸熟的糯米饭迅速的夯融夯乱,反过来反的用力夯,直到夯成一滩柔柔的,糯糯的黏在一块的,夯得越黏越糯,吃起来才越香。直到糯米粘在一起用力拉长的糯米线,那糍粑与对窝相撞的声音把整个堂屋都振起回音,老远都听出是在打糍粑,这样反复的夯几次,直到对窝里不再沾糯米时,才算可以了。然后就在一张簸箕里撒上事先用石磨磨好的熟黄豆粉,或者面粉,母亲将捣烂的糯米据糍粑大小掐成坨放成簸箕,姑姑婶婶们就用手掌碾成圆形,待冷却变硬后,就可烧着吃,或用油炸着吃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今逢佳节陪思亲,重阳的糍粑,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更勾起我对家乡和亲人的念想和牵挂!

重阳节的散文4

  金风送爽,秋阳宜人。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它为何叫重阳节呢?因为我国古代对数字的称谓颇有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阳数;二、四、六、八、十等偶数叫阴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究竟因何而起?对此,人们历来说法不一。不过“桓景避难”之说比较普遍:东汉时,汝南人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大灾,应该马上离家,让全家作绛囊盛茱萸系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除。”桓景全照师父的话去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傍晚回家,却见鸡犬牛羊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初几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灾呈祥,历代相沿,逐成节日风俗。

  古人的重阳登高既反映了人们消灾避祸的美好愿望,又蒙上了一层迷信色彩。但现代却给它赋予了具有时代气息的崭新意义。秋高气爽,有人远足旅行,饱览风光,寄满腔热情于山水;有人参观菊花展会,抒节日愉悦之情于诗画;还有人去户外活动筋骨,调整心态,融健身、休闲于一体。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古人对数字“九”很重视,把它当作“天长地久”的象征。在这一天人们要给老人赠送糕点,因“糕”、“高”谐音,体现对老人高寿的庆贺,也是祝福他们活得更长久的意思。从晋魏时期开始,我国就有将重阳糕和菊花献给老人的传统。现代社会的.重阳节,各级老年协会都要给老人发放慰问金,并组织他们参加歌咏、舞蹈、书画等有益身心的庆贺活动,让老人们老有所乐,真正分享和谐社会带来的祥和与温暖。

重阳节的散文5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陽节。我对重陽节的理解仅在那首诗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人的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是感受的很亲切,对在外的我来说感受至极。谁不想念亲人,谁不想念父母,谁不想念儿女呢,在外的.儿女想爹娘,在家的爹娘盼儿女。这种相思是人间的最伟大的情感,人活在世间的最为重要的依靠。爹娘把我们养大,想着我们孝顺他们,可是在外的我们却没有办法孝敬爹娘。思念牵挂担心是我们永恒的心线。在这么个重要的节日里,我怎么不想爹娘呢,你怎能不想爹娘呢。今天看电视说重陽节是老年节,重陽节是汉时的禁日,逐渐在南北朝到唐朝成为一个节日。重陽节的有趣的传说,那个勇敢的少年,为乡民而努力学艺,最终战胜河妖,很激励我们年轻人的传说。我是比较怀古的人,对于古代的事情都比较感兴趣,也许做历史研究我也是积极的,只是没有学历史书。有机会可以看看古代的法治史书。历史能给人感叹,感叹古人的大智慧,勇敢,与自然的较量,原始的较量。明年重陽节我还会写重陽的,传统节日国人要记住。

重阳节的散文6

  江汉平原的家乡,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生长有一种不为人熟知名贵树种,叫红杨树。此树不仅是姿态奇特的风景树,更是人们用于打造家居的珍贵木材。人们习惯称它为“重阳树”。

  古籍《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叫“重阳”,也叫“重九”。又有“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于是就有了传统的重阳节。重阳树的叫法由重阳节而来。“九九”重阳一到,浓密的树叶随季节变得赭红艳丽,远望重阳树,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有关重阳树树名,民间相传张果老在农历九月九下凡到江南游玩,他倒骑着毛驴转悠了一天,人乏驴饿,便躺在一棵树下休息,等张果老醒来后才发现,驴子满嘴是血,张果老惊讶不已,抬头一看才发现驴子是吃了树叶,是树叶流出的'“血”。恰巧有位荷锄的老农走过,张果老便问老人这棵树是什么树,为何叶子会“流血”,老人便告诉张果老说这是血树。张果老叮嘱老人说,叫血树实在是太吓人了,驴子吃了血树的叶子,血树就丧失了元气,今天是重阳节,就改作叫重阳树好了,好给这棵树补补阳气。自此,人们便把此树称为重阳树。

  3.重阳忆故乡

重阳节的散文7

  清晨,北风吹动单薄的衣裙,阵阵寒意直入骨里。已是深秋,重阳将至。重阳登高?在这座临江临海的城市里,高楼林立,见不到山,纵横的河流里流淌着时而黄时而绿的水。

  故乡有山,其实称丘陵更为合适,自西向东由丘陵过渡到平原。

  上次回故乡是去年冬天,短暂的停留,离开太久,记忆中多是童年时的印象。下了长途汽车,车站周围还是旧时模样,县城的另一边在进行旧城改造。弟来接了我,路上车不多,车窗外空旷灰暗的农田向后飞逝。记忆里,这个时候的水田里是满眼绿色的红花草,天然的绿肥。路边的.小店还在!这里没有公交站牌,它就是站牌!靠几根圆木支撑的简单木屋,历经岁月的洗礼,象一个老叟,看着我牙牙学语,看着我上学堂,看着我离乡,弯着腰,拄着杖,守候在此,盼着我归来。

  车子继续向前,拐个弯,路两旁是松林和一人多高的杂草?“这是哪?你要去哪儿?”弟回道:“这不快到家了么?现在退耕还林,地都不种了。”“都不愿意种了?”“也有个别坚持要种的,但旁边的树长大了,长高了,也没法种了。”“噢……”这里,我应该看得见农地里忙于耕种的人儿,看得见我的村庄,看得见绿荫下一个个的屋顶,可眼前只有一条在松林和杂草中不知通往何处的路。“姐,这不到家了么?”下车,抬头看,是啊!到家了。

重阳节的散文8

  秋水迷天,木叶飞卷。夫九月之初九,易理以九为阳,故曰重阳。当此之时,秋气萧飒,天地清肃,阳朔之极尽,阴柔之始生。李谪仙有词曲云:“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世知重阳之期,安知清秋佳节耶?清者,浊之尽也,清秋者,重阳之尽也。可知二者同为一日耶?

  尽言阳与刚,谁解阴与柔?阳刚之美,如雷如霆,如长江决堤,如麒驥驰骋,如沙场擂鼓,如君临万众。阴柔之韵,如云霞舒卷,如雨丝风片,如柔波泛漪,如碧涧流泉,如美人颦蹙,如幽林箫色。天下柔之至,是为上善,天下刚之至,是为衰极。

  仆之生辰,正九月之初九。自落地之时,则淑静少言,目光暗涩。素不喜动,雅好诗词,束发而该览文籍,弱冠之年,性情柔懦如女子。看似无用一书生,细察二十载之生平,则惊且叹矣。仆幼染顽疾,非药石可愈。医言命不长久,然仆性喜静,好读诗书,汉人数千载之文墨,润我之心胸,养我之气血。作息有节,与人无争,内敛清虚,守静处柔,此正合自然之大道,是故虽有暗疾,今仍气完神足,无生死之忧,且与人为善,和光同尘,亦少为小人所乘。是故柔者,天下之至宝也。

  仆之事迹,可微窥大道,仆不知其名,强名之曰柔,至于幽微处,则待后日思量。今重阳佳节,悟道一二,借题发挥,以佐君饭后茶余。长安孟鑫遍插朱萸以庆。

重阳节的散文9

  出生在深秋、日渐寒冷的季节,母亲说,我的家就是爸爸的集体宿舍,天越来越冷,没有暖气,一个小小的火炉远不能为襁褓中的我御寒,妈妈怕我冻着,就把一个灌满开水的盐水瓶子包上毛巾塞进我的被窝,毫无育儿经验的母亲哪能想到,毛巾是会被蹬掉的,结果,惨剧发生了:我的小腿被严重烫伤……看着被烫的血肉模糊的伤口,母亲的心都快要碎了,她说,那一刻,她恨不得将自己撕碎了,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和大意,邻居们都说,这孩子够呛,就是活下来也一定会留下残疾,然而,奇迹发生了:在父母精心的呵护照顾下,我的伤好得出奇的快,而且一点残疾也没有留下,只是一个隐隐的伤疤,记录了当年带给父母的撕心裂肺。

  我八个月大的时候,因为感冒发烧,到医院打了一针,回到家没多久,母亲发现了我的异样,当父亲听到:孩子嘴发青,脸苍白,呼吸有点快…..的描述,第一个念头就是:不好,药物过敏…….听母亲说,当时爸爸下楼时绊了一跤,都没来得及站起来,他是连滚带爬,爬下来的,把我抱到医院,医生的诊断应验了父亲的判断:青霉素过敏迟发反应,。医生说,幸亏发现及时、抢救得力,否则….邻居们说,这孩子命大,将来必有后福,事实证明,我的福,就是让我拥有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

  六七十年代,别说人们没钱,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物质的匮乏是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无法想象的,记得那时候,每个人的早餐就是一个馒头或者一块大饼,能吃到白面馒头就是一种奢侈,相比同龄人来说,我的父母还真没让我体会过忍饥挨饿是什么滋味,可就在那个时候,我偏偏得了贫血,为了给我补充营养,母亲规定我每天必须吃一个鸡蛋,可我偏偏不识抬举,坚决不吃,尽管母亲软硬兼施,就是不能打消我对鸡蛋的厌恶,,无奈的母亲后来居然不再强迫我吃鸡蛋了,我暗自庆幸,以为自己胜利了,哪想到,为了能让我吃上鸡蛋,母亲居然将鸡蛋“隐形”了,——她把鸡蛋和在面里烙成饼让我吃。鸡蛋饼,在现在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然而在那个年代,它可是妈妈硬从全家人嘴里省出来的,那每一个鸡蛋饼都是妈妈瞒着我,趁我熟睡的时候“偷偷”烙出来的,无法想像劳累一天的母亲还要在晚上为我熬夜开小灶,做偏食,那里面凝聚着的该是多么浓厚的母爱啊,后悔的是,这一切在当时我却全然不知,直到有一天弟弟嚷嚷:为什么我姐姐的饼比我的好吃?我仍然不知其中原委,“偏心眼”的母亲仍然极力掩饰:瞎说,明明是一个锅里做出来东西,哪来的一个好吃一个不好吃?难为了我的母亲,竟然将这个秘密保守了四、五年,,而我不吃鸡蛋也只是心理障碍而已,不懂事的`我,硬是这么折腾了母亲好多年,。今天,当我想象当年母亲熬夜为我做偏食的情景,忍不住愧疚、泪流......

  好朋友们常常会责怪我:看你!丝毫也不像个老大,就好象是你家的老小似的,!朋友的责怪不无道理,因为从小爱哭,父母从未大声批评过我,就连跟弟弟打架也是先批评弟弟,记得有一天我儿子问母亲:姥姥,我妈妈小时候挨过打吗?母亲嗔怪的说:你妈妈啊,我大声批评她一句都会哭上半天,哪能打她…..母亲说,女儿就是要娇惯着养。

  尽管缺乏挫折教育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够坚强,可就是这宠爱里面凝聚的又何尝不是浓浓的母爱。

  在同龄人穿着布衣服的时候,我的母亲让我在全班同学中第一个穿上了的确良衬衣,日渐长大后才知,那件粉红色、绣花的的确良衬衣,是妈妈托回上海探亲的同事捎来的,别的阿姨都是给自己捎,唯独我的母亲把漂亮给了女儿。前些时候带母亲去买衣服,竟然发现母亲的背驼了,腰也弯了,那一刻,忍不住伤感,妈妈啊!女儿还没好好报答您呢,你咋就在不知不觉中老了!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未强迫我们姐弟做过什么,即便是升学选择学校、专业,婚恋、嫁娶,父母给了我们充分的自主权,爸爸常说:我们的意见仅供参考,最后的主意自己定,也正是因为我们得到了父母的尊重,我们才会更加珍惜、更加负责地经营日后的生活。

  忘不了妈妈仍然收藏着当年被我泪水打湿的书信;忘不了为了能让回家探亲时生病的我按时归队,爸爸专程护送我回学校;忘不了为了能让我如期赶赴外地执行任务,妈妈派弟弟专程来接走我的孩子,好让我工作无后顾之忧;......忘不了.......忘不了......

  无以计数的忘不了,凝聚成一句话:爸爸!妈妈!我爱您们!

重阳节的散文10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是老人的节日,也是秋天里的节日。所谓“春华秋实”,到了秋天,耕耘的人便看到了收获的希望。年过花甲的老人,便进入了人生的秋天。经过岁月洗礼的人生秋天,也一样会有收获。收获儿孙满堂,收获事业有成。有了收获就应当懂得珍惜和感恩。

  童年时,有父母呵护,不懂得生活的艰辛。正如辛弃疾在其《丑奴儿》中写的那样:“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是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悟,只有到了暮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间冷暖,懂得感恩和珍惜。

  不知始于何时,公交车上有人给我让座了,这让我感到吃惊。我老了吗!我第一次这样问自己。对着镜子,发现时光已在原本光洁的脸上雕刻出了年轮。厚实乌黑的头发变得稀疏,而且白色渐见增加。皮肤松弛,眼睑下垂。我真的老了,不用上班了。但同时却又感到失落,觉得社会不再需要我了。

  忽然想起前几天的那张事,听到门铃,我透过防盗门上的猫眼,见是一位小姑娘。

  “你找谁?”我问。

  “伯伯,不是你昨天叫我今天给你送一筐苹果的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原来我的记忆也在衰老,隔天的事就记不得了。路上有人给我打招呼,就笑着点点头。不是故意怠慢,实在是记不起他是谁了。有老友建议我去把头发染一下,再整一下容,说是保管可以年轻十岁。我说不必了,老是时光的恩赐,是历经岁月沧桑的见证,是自然的本色。

  人老了,岁月给老人换来了自由。不必按着闹钟的节奏起床了,想睡到日上五竿也没有人干涉;更不必手忙脚乱地去找合适的领带,把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床铺不叠,也不会有人讨厌它像狗窝。人老了就要使自己豁达,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我想没有一个人会去计较老人的懒散。

  人老了,记性也不好了,可为什么事事都要记住呢,生活中的许多事,该忘记的还是早点忘记好。人如果能忘记仇恨,带着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走向人生的终点,那该是多么好的`事。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老人应该活得开心。不要为了长寿去强迫自己,必须坚持什么,禁忌什么。把长寿当做包袱是很累的,很累的生活应当让年轻人去尝试。老人则要活得快活,活得自在。上帝会格外宽容老人,社会也会宽容老人。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在思念中流逝,时光在牵绊中沉淀。待到霜飞满头,不再有“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的感慨,这就是幸福。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人生伴侣,虽然步履蹒跚,却依然能够相扶相持。采一支茱萸,插满头菊花。重温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感觉,此生就没有虚度。东坡先生说:“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老人不要太在意节日,“凉天佳月即中秋”“菊花开处乃重阳”。天天都是中秋,天天都是重阳。天天开开心心地活着,忘记那些烦心的事,这就是幸福。

  秋雨不如秋情长,秋月一轮送清凉,菊花满头酩酊醉,欢声笑语过重阳。值此重阳佳节,借一条流行短信,祝普天下的老人节日快乐:“一丝秋雨秋意浓,一缕秋风秋情动,一轮明月谁与共,一份思念遥相送,一朵菊花香入梦,一条短信你会懂,一片真情祝福中。”

  丙申年重阳

重阳节的散文11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既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尊老爱老的节日。对于我来说,九月初九这天更具有别样的意义,因为这天恰好是我奶奶的生日,也是哥哥的生日。所以,每当这天,我就会跟哥哥一起回老家为奶奶庆祝生日。

  奶奶今年八十九岁,跟父母住在一起。由于旧社会时没的吃,落下了个胃不好的毛病,所以多年来身材一直很瘦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整个身躯已成为一个“弓”形,由于腿脚不便,已不能下地走动,整日蜷缩在炕的一角。我见到此状,鼻子不禁一酸??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往昔的情景依稀在目。那时每当我们回家,她总要手里拄着拐杖,忙这忙那,一会儿给我们拿柿子吃,一会儿给我们拿香蕉吃,一会儿再给我们找点糖果吃。在她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些长不大的孩子。望着她额头上的疤痕,往事便从我脑海深处的记忆中浮现出来??

  还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病了,烧的很厉害,躺着一点东西都不吃。奶奶吓坏了,她不顾自己的小脚不便,急急忙忙去小卖部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糖蜜果。由于走的太急不小心掉到了路边的.沟里,头被磕破了鲜血直流,她顾不得伤痛,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当她回到家看着我吃着甜甜的糖蜜果时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她额头留下的疤痕现在还清晰可见。每当看到她的伤疤,我都会满眼泪花,内心的感情无法言喻。

  如今她已糊涂了,耳朵也聋得厉害,跟她“吆喝”半天她也听不到,没办法只得打哑语手势和她交流。以前非常熟悉的同村人她现在也分不清是谁,总是叫错名字。我和哥哥她却能一眼认清。见到我们她十分的高兴,但却不知道这天是她自己的生日。看见我为她准备的生日蛋糕却问:“今天是谁生日?”看见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感概万千??为什么人要老?!人慢慢地变老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这又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想到这些,我就会更加留恋与奶奶相聚的时光。我会静静地躺在她的身旁听她唠叨着那些沉年旧事,听她用自己的方式倾诉着心声。

  在亲人的陪伴下,徜徉在欢声笑语中,奶奶一脸的幸福与快乐。我多么想多陪陪她,我更想依偎在她的身边喃喃地撒娇,享受她无私的付出与关爱。以前总感觉自己还年幼,奶奶岁数也不大,能永远关心呵护着我们。但事实上,自从爷爷走了以后,我才日渐发现,奶奶老了,犹如一棵苍老了的大树,不知不觉中掉光了所有的叶子,光秃秃的。唯有她对我们的爱却依然那么伟大,那么无私。那种爱是发自内心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带着对奶奶深深的牵挂我离开了老家,重新开始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不能天天陪伴她老人家,但我衷心祝愿她老人家健康长寿!我的心时常飞回到我的老家,去回味那浓浓的亲情。每当此时,我悠悠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

重阳节的散文12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了我们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阳节的时候这首诗就在我心头荡漾,我与重阳节有不舍的情缘,我喜欢这个季节,更喜欢这个日子,每年的九月九日是所有老人的节日,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当我在祝愿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的时候,我总会把最虔诚最炙热的祝福送给自己的母亲。

  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带着女儿,坐上班车享受着醉了的秋色回到母亲的身边,陪母亲一起度过她的'生日。岁月的刀痕在她脸上刻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深皱纹,历经沧桑的面孔是那么的慈爱,母亲高兴的给我做着各种好吃的,我和女儿一起享受着这来自母爱的劳动成果,晚上我们睡在热乎乎的炕头和母亲拉家常,直到月亮爬上枝头张望,我们才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每年的这个日子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也是母亲最开心的日子,我们在家陪伴母亲三天才离开。

  许多年来,母亲从不让我们为她举办生日宴会,她说,她的生日是祖母的苦难日,辛苦的是祖母,她生日这天要为祖母祈福,虽然母亲从没享受过生日宴,但母亲生日这天一直是幸福的,因为有我们的陪伴,她很知足。

  母亲去世整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每逢重阳节莫大的失落涌上心头,回到老家,人去楼空,一切都照旧,母亲的音容笑貌依旧在耳边回荡,?只是多了无尽的荒凉和冷清,眼睛酸酸的,思母情结涌上心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在我心里让我倍感幸福美好的重阳节成了永远美好的回忆,现在的重阳节让我多了无尽的思念。

  我喜欢秋色,秋色是多彩的,有红叶,?这个季节是母亲的生月,我喜欢重阳节,这个日子诞辰了我善良慈爱的母亲,母亲就像这个季节的红叶用她的一生带给了我们健康向上火红的激情和爱心。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我祝愿在天国的母亲幸福快乐,我也祝愿所有的老人幸福安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不在我身边,却永远活在我心里。

重阳节的散文13

  年年岁岁,今又现重阳。静谧沉寂的夜,窗外秋雨轻绵迭起,独自踏步雨中,湿了发丝,冷了眉梢。诗人杨衡的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深深地烙印在心田,犹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一样。人惆怅,思更深。无尽的孤单寂寞,哀叹着清波熠熠的幽燕凄婉,染墨了一池孤单寂寥的心事。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无神的炯目久久浸润在苍白的漩涡之中,唯有自己摇曳着昔年孱弱花却散的落败,轻拢朦胧的帷帘,浅浅叩响竹醉的沉寂。将一份浓浓的情思凝结成为一绺柔肠寸断的眷恋,一帘相思不泯的`缠绵。

  林黛玉般的愁丝,幻想与梦魇交错着难以淡去的往日故事,汹涌着昨夜情深意浓的跃动。竹醉的湖畔,彼此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全都凝结成一阕千古诗行,同鸣一曲相思琴弦,共享一轮地老天荒。熙儿雨丝抚平了舒展的眉愁,点点情意珍藏于生命的行囊,寂寂淡菊染红着笑颜的芬芳。

  2.重阳树

重阳节的散文14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思念。

  诗人王维遥想中家乡的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经典场景,已定格成思念和乡愁的象征。即使真的分离,那份浓浓的牵挂和深深的思念还是可以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亲人的身边。

  重阳节,这份思念,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景致。

  九月还有个美好的名字,叫做“菊月”。美好的场景在于菊花绽芬吐翠,傲霜怒放,宣布着高洁。她那昂首的姿态,让我们相信风霜不能销毁勇气,只能成为养料,滋养根须。

  重阳节,这份美景,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孝心。

  这一天,鸡鸭鱼肉、新鲜果蔬大包小包的拎回家,即使父母再不放心,也要把他们推出厨房。择菜、洗菜、煎炸烹炒,一个人,如运筹帷幄的.大将军,指挥着手下的兵将,让他们幻化成最美好的食品,映照出父母菊花样的美好笑容。

  重阳节,这份孝心,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诗酒情怀。

  这一天,喝专门酿制的菊花酒,吟专门吟咏菊花的诗。“但将酩酊酬佳节,重阳独酌杯中酒”、“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那些诗句,温暖的、豪迈的,多情的尽在耳边,将心濡染得莹润浑厚;那象征延年益寿的菊花酒,将笑容灿烂的脸映照得如花般动人。

  “共君一醉一陶然”,这份诗酒情怀,如灿然的傲菊,馨香弥漫。

  最美的重阳节,美在一份思念,美在一份美景,美在一份孝心,美在一份诗酒情怀。然而,最美的原因却在于,是和一家人在一起,这种世间最平淡的幸福,在这个重阳节,延续着,直到永远。

重阳节的散文15

  秋菊开,重阳来。今年重阳节,天气格外晴好。我受保健养生食品“无限极”公司,垣曲总代理惠备良邀请,到历山镇神后村看望一位百岁老人。

  听说这个村的人高寿,有位老寿星108岁。她生活在怎样的环境,有何养生秘诀?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随着村长的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农家小院,还未进院我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院墙外有盏个性特制的节能灯罩:一根长竹竿挑着半截色拉油壶。石头夯起的院墙外的大杮树上,一只喜鹊在鸣唱。大树上叶儿已经落光,只剩招人眼球的红彤彤的“小灯笼”,通过半人高的院墙,探头向院里望,柿叶为院子铺就了彩色的地毯,若不是门帘高挑门开着,老掉牙的太师椅放在石塄上。一定感到这院子没住人。

  无限极公司众多拜访者,在惠备良的带领下提着慰问品,走进院子。进屋子半天都没找见人。莫非老人今天不在家?

  此时,一位老太太从厕所出来了。大家一下围住了她。细细打量,她的一双缠过的小脚格外引人注目,也许已没人会做与她合脚的鞋了,买来的鞋穿上很不协调。她走起路来精神还算硬朗。

  大家扶她坐在太师椅上,问寒问暖,她高兴得合不拢嘴,笑盈盈的.脸上,露出已无一颗齿的牙床。岁月的年轮已在她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一只眼睛已深陷成眼眶。那么多美女众星捧月般围着,老太太幸福得笑成一朵山菊花。

  村干部告诉我,她的年龄应该是108岁。身体好着呢。村上年年组织老年人体检,她的心脏还和年轻人一样,吃饭穿衣都能自理。她最小的孩子也近七十岁了。来参加公益活动的年轻人,有的为老人捶背,有的和老人拉家常,有的在院子里大扫除,老人激动得无以言表,只是乐呵呵地看看这个人的脸,摸摸那个人的手。

  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老人生活的院子。一座老式土丕房座北朝南。院子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小菜园,西边的菜园里南瓜蔓儿爬在架上,上边还结了两个像碗口那么大的南瓜,从架子上枯了的豆角蔓儿可想象到,豆角当时长得有多旺盛。还有几苗西红柿新抽出的枝儿上,结了几嘟噜绿西红柿。右边的菜园里种了黄白萝卜,大葱香菜。我低头看看院子,院子里的落叶被大家扫成了一堆,露出了松软有弹性的泥土,院子中间铺着间距很小平平的搭石。

  不用问老人平时活动范围,就在这座院子里。她与泥土同呼吸,与树木蔬菜同沐阳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纯天然的,无公害的。我想起一首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这位老寿星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过战争的硝烟,经历过缺吃少穿的岁月,如今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不缺吃,不缺穿,有病就医有人管。生活保证金都化不完,在家待够了还能进敬老院。她不仅享受子孙满堂的孝顺,还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敬重。幸福幸不完。

  出了农家院,走在阳光里,我又一次被眼前田园风景惊呆了。不仅各家门口有垒起玉米棒子大囤,若大的场院也被金黄的玉米棒子填满,一柱柱用铁丝网围起的大囤里,玉米闪着金光。明媚轻柔的阳光与一丝不挂的玉米娃娃,交相辉映。太有诗意了!

  我把目光投向远处,紧挨村庄的菜园里,白菜大腹便便,胡箩卜翘着绿尾巴……村庄背靠着的山上秋菊黄灿灿,红叶似一堆堆火在燃烧,加上那一树树红灯笼般的柿子,喜庆和谐又富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舜井就在这个村子中间,难怪这村里人高寿,原来他们住在仙境里,吃的是纯天然的粮食蔬菜,喝着神泉里的水,加上党的富民政策好,天时地利人和,那真是不长寿都难呀!

【重阳节的散文】相关文章:

优秀散文05-21

散文雪夜05-31

读书的经典散文06-02

雨的散文06-04

黑夜的散文06-13

爱情散文06-22

石榴散文05-25

名家经典散文05-26

喝酒的散文05-28

母亲的散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