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27 10:57:53
  • 相关推荐

平均数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均数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平均数数学教案

平均数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学用具:小棒、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式计算。

  把24名学生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2、导入

  刚才我们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6人,这个"6人"是每队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4队一共有24人,平均每队有6人,这个"6人"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队都有6人,因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是"平均分"的问题,而后者是"平均数"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

  2、出示挂图。

  (1)看懂图意。问: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自己找已知条件和问题。

  (3)怎样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4)动手操作。

  (5)用小棒摆一摆。

  汇报:

  生1、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生2、运用移多补少方法,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6)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7)指导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得出: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巩固练习

  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

  (1)收集各组同学的身高、体重的原始数据。

  (2)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设计。

  第44页练习十一第2题。

平均数数学教案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笔画数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7+5+9)÷3=7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胡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7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胡必泛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7叫做胡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

  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

  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

  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数学教案3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的说课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第97~104页)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接触并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和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从发展学生认识问题、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角度考虑,准备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发观法:即课堂上,教师或学生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概念的产生过程,思想方法的概括过程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具体说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构建新知――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创设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某小厂欲招工人一名,小张应征而来,经理告诉他:“我们这里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水平是每周300元,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第二课时)]》。”小张工作几天后,找到经理说:“你骗我,多数工人的工资水平没有超过每周200元,”这时,工会主席过来说:“小张,经理说得没错,其实我们厂有一半人达到或超过中等工资水平即每周250元,不止每周200元的!不信,看看这张工资表。”看后,小张感慨:“难道是我错了?”

  (2) 问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

  基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问题情境,更诱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

  2. 合作交流,探索问题

  在导出以上问题后,分三人小组开小型辩论会(三人分别充当经理、小张、工会主席三个角色展开辩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

  学生会用人数最多的工种的工资2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25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

  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角色,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3.理性概括,构建新知

  (!)启发建构

  在上述数据中象“200”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象“250” 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们与其它几个数相比是不同的.,有何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吗?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为加深印象,教师可适时补充说明:“众数”中“众”即多,也就是某个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而“中位数”中“中位”是指位置居于中间,即某个数据在按照大小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置处于最中间。形象语言的描述更易新知的构建。

  (2)完善建构

  练习:

  ① 在一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如下:80 70 100 60 80 70 90 50 80 70 90 请指出这次英语考试中,11名同学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② 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的件数是:13 15 10 14 19 17 16 14 12

  你能说出这一天10名工人所生产零件数的众数和中位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回答。

  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对练习追问:a、能说出1 2 3 4 5 6 的众数吗?b、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c、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会都是同一个数吗?d、实话实说,对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道多少?谈谈它们的区别和共同特点.

  归纳探索结果:

  众数、中位数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数据;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惟一的。

  这一环节,由浅入深设置问题链,使学生思维分层递进,目的是突出本节重点;通过追问层层引导,又把学生的探索逐步引向最近发展区,启发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方法探究问题,揭示概念的实质,不断完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现的快乐,继而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内驱力。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请你当厂长

  某鞋厂生产销售了一批女鞋3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平均数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87—8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就会受影响。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通过计算平均数的过程,认识平均数的灵敏性。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平均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平均数具有代表性,体会一个数变化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灵敏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我们以前学习过平均数,你能说一说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吗?可以举例说明。

  2、师:生活中运用平均数的地方很多,你们看,长大后的马小跳在找工作的时候就遇到了平均数。(马小跳找工作的故事:)

  招聘广告

  A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职员1名,待遇从优,员工月平均工资1200元。

  招聘广告

  B公司因工作需要,招聘职员1名,待遇从优,员工月平均工资1000元。

  师:马小跳选择进入A公司,一个月后该领工资了,请你们猜一猜他大约能领多少钱的工资?(学生只要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的猜测都可以给予肯定)

  (出示工资表)

  经理职员1职员2马小跳职员4职员5职员6

  3500 1150 850 800 700 700 700

  请学生帮忙验证马小跳是否被骗。(计算组数据的平均数)

  你们认为用1200这个平均数来代表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合适吗?(预设:有的同学会认为合适,有的认为不合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再次来探究平均数的意义,大家就会对平均数有新的认识。(揭示课题:平均数的再认识)

  二、自主探究

  1、理解平均数再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出示例1: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费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

  生:可能调查了一些6岁儿童的身高,然后求平均数。

  师:你们分析的很对。据统计,目前北京市男童身高平均值为119点3厘米,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118点7厘米。所以说你们解释的免票线的确定具有合理性。

  2、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统计表。(少儿歌手大赛成绩统计表)

  思考并回答:

  这题求的是什么的平均数?

  要求平均数必须要知道什么?

  请学生求出3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先让学生分小组试着做一做,然后再汇报交流)

  3、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平均数的灵敏性。

  师:在实际的比赛中,通常会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有的评委打的太高,有的打的太低。

  师:说的很对,请按照这种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并观察两次计算的平均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生: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求平均数的方法更公平,更具有带表性。

  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反应,平均数是很灵敏的。

  5、巩固提升

  师:你们的理解和分析很准确,的`确平均数是一个很灵敏的数,它具有代表性。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刚才马小跳的这张工资表,请你们帮他分析分析1200元这个平均数能很好的代表这些员工的一般工资水平吗?为什么?(不能,因为经理的工资太高了,所以导致平均数比一般的员工工资都要高)

  师:我们在数学中把一组数据中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称为极端数据,平均数会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这一组数据就是因为经理的工资这个极端数据的影响而让平均数比大部分人的工资都要高,不能很好的代表这些员工的一般工资水平。现在你有没有办法帮忙把这张招聘广告上的这个平均工资改一改,免得大家在拿到工资时都有上当的感觉。

  生:可以把经理的工资去掉,再算其他员工工资的平均数。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大家去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师:刚才我们是站在马小跳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员工的工资水平的,如果我们站在招聘人的角度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应聘还是用哪个平均数比较好?为什么?

  三、训练反馈

  1、淘气调查了操场上做游戏的小朋友的年龄情况:

  7岁、7岁、7岁、8岁、8岁、8岁、9岁、9岁。

  计算这些小朋友的平均年龄。

  这时,老师也加入游戏的队伍。他的年龄是45岁,估计并计算此时做游戏的人的平均年龄。说一说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

  2、今年四个学生的父亲的年龄分别是42岁、39岁、38岁、41岁,求今年这思四位父亲的平均年龄。再过十年,年龄最大的父亲比年龄最小的父亲大多少岁?

  3、某中学举行歌咏比赛,以班为单位参赛,评委组的各位评委给九三班的演唱打分情况为:89分、92分、92分、95分、95分、96分、97分,从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求该班的得分。

  四、拓展延伸

  某大商场策划了一次让利顾客的活动,凡一次购买100元以上者均可当场抽奖。奖金分配如下表。商场提醒:平均每份奖品249元,莫失良机。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和大家一起分享。

  你还想知道平均数的那些知识呢?

平均数数学教案5

  一、情境激趣,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在欢庆节日的时候,我们总喜欢挂上气球,渲染出浓浓的节日气氛,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吹气球比赛,怎么样?

  生:好!

  师:一、二组作一队,三、四组作一队,你们商量起个名字吧。

  一、二组:我们叫希望队。

  三、四组:我们叫英雄队。

  师:怎么比呢?

  生:两队同学都来吹,在规定的时间里,哪队吹的气球多,哪队就获胜。

  师:可老师没带那么多气球来,怎么办?

  生:每队选几个代表吧。

  师:各选几人?

  生:选两人。

  师:好,各队再派两个人拿好他们吹的气球,时间为一分钟。比赛结果:希望队:4个6个。英雄队:5个3个,希望队(欢呼起来):我们赢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胜负的?

  生:比总数,希望队共有10个,而英雄队一共只有8个。

  师:还有别的比较办法吗?

  生:从希望队的6个里拿出1个,将4个补齐5个,就正好与英雄队的5个相等,而希望队剩下的5个比英雄队剩下的3个多,所以希望队赢了。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补少的办法。现在我正式宣布:希望队获得冠军。(希望队非常得意,齐说一声“ye”,英雄队有些不甘心。)

  师:看英雄队的小华跃跃欲试的样子,就让他也来参加吹气球吧。比赛再次开始。

  师:算出结果。

  生:希望队共有10个,英雄队共有12个。师(热情洋溢地)宣布:英雄队获得冠军。(英雄队欢呼起来。)

  希望队(=地说):不行,不行,他们队多一个人,我们队也要加一个人。

  师:看来人数不相等,用比总数的方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那么怎样比较才公平呢?

  生:我们队也多加人。

  师:不增加人,有什么好办法吗?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生:把希望队两个人吹的气球总数除以2,把英雄队3个人吹的气球总数除以3,再进行比较。

  师:为什么?

  生:这实际上是求出各队平均每人吹的气球数。

  师:能列出算式吗?

  生:10÷2=5(个)12÷3=4(个)。

  师:哪队赢了?能说出理由吗?

  生:希望队。因为希望队平均每人有5个气球,而英雄队平均每人只有4个气球,所以说希望队赢。

  师:英雄队虽然输了,但也不要气馁,你们课后还可以再比。

  师:希望队中“5个”气球是谁吹的?

  生:谁的也不是,“5个”表示平均每人吹的气球数。

  师:这队中最多的是几个?最少的又是几个?5个与它们相比怎么样?

  生:最多的是6个,最少的是4个,5个大于4个,小于6个。

  师:可见,“5个”表示的既不是希望队的水平,也不是最低水平,而是表示处在这个和最低之间的一个平均水平,咱们就把表示平均水平的这个数叫做平均数。学生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即:总数÷份数=平均数。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

  (1)各组同学将自己的年龄填入教师发的表格,求出小组的平均年龄。

  (2)请各小组汇报,比较出年龄组和最低年龄组,估算出全班平均年龄。

  2、情境判断。

  (1)江宁一组的平均年龄是10岁,所以江宁一定是10岁。

  (2)小青的年龄是全班最小的,所以他的年龄一定小于他们组的.平均年龄。

  (3)张俊一组的平均年龄是9岁,小禹一组的平均年龄是8岁,所以张俊的年龄一定大于小禹。

  四、联系实际,拓展深化。

  1、尝试练习。

  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家里拥有的家用电器的件数,请各组同学记在分发的统计表上,并算出每组家庭平均拥有的家用电器数。

  师:这是第三组同学家拥有的家用电器情况统计表,请同学们算一下,他们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几件家用电器。

  师:从第三组中平均每户家庭拥有的家用电器件数,你想到了什么?

  生: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人们拥有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耗电量也越来越大,我们要节约用电。

  师:你们的想法真好,家用电器为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消耗了大量的电力资源,节约用电要从我做起。

  2、灵活求平均数。

  师:同学们,我想请我们班的歌手——方瑞为大家高歌一曲,你们现场打分,满分是10分,每一组亮一个分。

  师:现在有8个分,你们认为哪个分最合适呢?

  生:要计算平均分。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反映真实水平,有时计算平均分要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

  生:去掉一个分10分和一个最低分7分,列式计算是:(10+10+8+9+8+9)÷4。

  师:方弯池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咱们班的小飞身高135厘米,不会游泳,如果他去那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

  生:我认为小飞能去游泳,因为小飞身高135厘米,而湖水深度只有110厘米。

  生:我认为小飞不能去游泳,因为湖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最深处可能大于135厘米,所以小飞去游泳有危险。

  五、总结评价、自布作业。

  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或遗憾?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生:我学会了什么是平均数,如何求平均数。

  生:令我遗憾的是:生活中还有许多求平均数的问题,这节课没有做,课后我要去做一样。

  生:我要求出我前几个单元的数学平

  生:我要求出我们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数学教案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向学生渗透事物间联系的思想和统计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二、学法引导

  1、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

  2、指导学生试算,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例2水杯挂图、小黑板、卡片若干、长方体积木16块。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用卡片出示)

  (38+52)÷3(76-20)÷7

  说出20÷5表示的意义。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通过此题,使学生复习“平均分”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结果是每杯水的实际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上题这样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听说这样的说法,例如:“火车提速后,平均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千米”,“我们班的语文平均成绩是91分”,“某足球队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6岁,平均身高是182厘米”等等,像这些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都是“平均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平均数怎样求呢?它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仔细体会。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水面高度同样高时水面的高度值。

  (4)、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图的上半部,问:怎样做才能使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同样高,而得到这4杯水的水面平均高度值呢?

  (5)、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6)、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人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人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7)、教师出示第27页水杯挂图下部分(标有平均高度虚线)。

  教师: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刚才通过操作,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这4杯水的水面高度才相等了。也就是说,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160厘米。这个160厘米代表的是两个身高的平均水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一部分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通过引导学生回答,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引导学生操作,使学生感知平均数。从直观到抽象,帮助建立平均数概念。)

  (8)、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9)、区分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结果每个杯子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不要求发生变化。

  (10)、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第1、3题。

  先读题,口述解题思路,再独立试做,集体订正。

  通过订正进一步明确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2)、读题,分析题意,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教材第29页“做一做”第2题。(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在书上直接填空即可。)

  (计算不是难点,引导学生试算,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七第1题。

  2、小明上学期学习进步很快,数学第一单元检测成绩是75分,以后每单元都比上一单元提高4分,求他上学期数学五个单元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此题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提示试用其他方法解答,主要解法有:

  ①基本方法,先分别求出各次成绩,再求平均数。

  ②75+(4+4×2+4×3十4×4)÷5。

  ③75+4+4。

  (四)、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七第2题。

  2、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单位:厘米)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数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

  二、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

  (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

  2、同桌学生讨论。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

  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

  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

  5、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二、延伸拓展,形成统计观念。

  1、感悟平均身高。师指着平均身高:这个身高是你们当中times;times;同学的身高吗?那它是什么?

  2、全班的平均身高。师:现在要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

  生:先把所有的身高加在一起,再除以有40人。

  师:是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知道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有什么办法?

  生:......

  3、选取样本。师:但是现在在课堂里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1)学生参考选取第一排或第五排。

  (2)选取第一组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

  4、估计。

  师:你们先估计一下,第一组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不会比最大的大,比最小的小)

  5、学生计算。

  6、进一步感悟平均数。

  师:是times;times;同学的身高吗?我们可以推测全班的同学身高,全校四年级同学的身高,甚至是更大范围的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

  7、小结方法。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

  生:先求总数(板书),除以人数,等于平均身高。

  三、应用提高,深化统计观念。

  1、举例。师:其实生活除了求平均身高外,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能举个例子吗?......

  2、你觉得有危险吗?

  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猜猜看:

  3根小棒,平均3根小棒,平均

  每根长10厘米每根长15厘米

  (1)猜测。师:如果从第一个袋子里拿一根(标上序号),第2个袋子里也拿一根,哪个袋子里拿出的长一些?

  (2)举例。师:能举个例子吗?同桌商量一下。

  (3)汇报。

  3、变式练习。

  (1)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第三天共印87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87)divide;2=63(万张)

  ②(39+87)divide;3=42(万张)

  (2)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上午印22万张,下午印23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22+23)divide;2=42(万张)

  ②(39+22+23)divide;3=28(万张)

  质疑:为什么两个数要除以3?三个数相加要除以2呢?

  小结:像这样的天数、人数,我们可以称为份数。(平均每天的张数、平均身高可以称为平均数)

  4、读信息,了解最新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1)你在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计算前,你先估计一下,第二十五届到第二十八届平均每届获金牌的块数?并介绍你是怎么估计的?

  (3)计算--课件验证。

  (4)根据这幅图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一下20xx年能获多少块?

  四、全课总结。

  以“比身高”作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题,通过现场简单的两人比较,四人,六人,七人的比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的量在不断的变化,结果也不断在变化,在矛盾迭起的活动中,不断寻找平衡,寻求合理的.比较方法。

  通过教师言语的引导,制造在大范围的情况下,求平均身高这么一个矛盾,怎么办?促使学生经历寻求“样本”的过程,致使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突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开放性,变通性,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开场白: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比身高。板书:男、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今天先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我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师:你们说谁比较高?

  生:男同学。

  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谁比较高?

  生:还是男同学。(男同学似乎很得意)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此时学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这个男同学这么矮?

  师:你们听过一句话吗,浓缩就是--精华。更何况,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几年后,他可能会长得比你们高呢。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生:是男同学。生:是女同学。生:一样高。

  师:怎么比呢?

  生:把男同学高的部分“切下来”补到矮的身上,女同学也用这种办法,再比较。(还没等这位同学说完,其它同学就大笑,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生:可以把男同学或女同学的身高加起来,再比较。

  另一学生似乎心领神会:找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比较,求出相差数,再找第二、第三个男生和女生比,最后比一比相差数的办法。

  ......

  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生:女同学或不公平。

  生:还得再叫一位男生上来。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办法了吗?

  同桌讨论。

  生:求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六、教学反思:

  1、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郑毓信语)。开课这一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出平均数这一概念。从第一次、第二次简单的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当出现三人比较时,学生开始犯难了,有的学生觉得男生高,有的觉得女生高,有的认为一样高等,出现意见不一,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切”的办法(当然这种方法不近合理,但也是学生对移多补少的形象化解释)、求和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为求平均数打下铺垫)、还有的学生受到“移多补少”方法的影响,想出了求相差数的方法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第四次身高的比较,出现不合理的因素,逐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平均数,从而学生自发解决了求平均身高,也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2、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在“比身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观察、比较中迎接挑战,这样一个活动,在平时课堂中可以信手拈来的一个情境,在学生的争论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种以情、趣开路的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

平均数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求平均数的问题--教材第27-29页例2-3,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七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32)÷2(63-27)÷9(30+55)÷5(7+9+6+8)÷3

  2、解应用题:

  一个杯子里的水深16厘米,把水平均倒在同样的4个杯子里,平均每个杯子里水深多少厘米?

  二、新课

  1、用谈话法引入。

  刚才做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简单应用题,是以前学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要求解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数学等各科的平均成绩,汽车的平均速度,一群人的平均身高,工厂里的平均产量等等,这类问题是求平均数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平均数问题,看与过去所学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及所求问题。

  (2)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思考。

  拿出盛着水的4个同样的杯子,杯壁贴有标明刻度的纸条,每个杯子的盛水量与课本中上图的相同。

  问:这4个杯子的水面高度相等吗?

  求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什么意思?

  (4个杯子里的水同样多棗高度相同。)

  怎样使这4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

  指导学生操作。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卡片,把表示水量的蓝色纸条摆在四个白杯子上,使四个杯子里的水高度相同。操作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启发学生想:把4杯水倒在一起,再平均倒在4个杯子里,得到平均高度。

  教师演示。

  出示挂图。(把课本上的下图制成挂图,图中的“4厘米”和虚线用红色标明。)指出用红色虚线标明的地方(4厘米)就是它们的平均高度。并和演示作对照。

  问:这个平均高度是怎样得来的?(它是把4个杯子里的水平均分的.结果。)

  (3)指导列出算式。

  问:如果不用倒水,我们有办法计算出这个平均高度吗?

  让学生说出想法,并用式子表示:

  (6+3+5+2)÷4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想”这一部分,并与自己是怎样想的相对照。

  指名学生说出式子的意义,强调“4厘米”是平均数。

  区别例2的“4厘米”和复习题的“4厘米”的意义。

  3、做第29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2、3题。

  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订正时让学生讲思考过程。

  4、启发学生说计算方法。

  问:从刚才做的几道题中,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吗?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要求学生把算法抽象为公式。)

  5、教学例3。

  出示例3。让学生默读,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所求问题。

  问:怎样求哪一组平均身高高一些?怎样计算出“高多少”?

  启发学生想:如一个一个地比,非常麻烦,而且不容易比清楚。先算出各组的平均身高,就容易比较了。

  让学生运用从例2中学到的方法,自己求出两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求出哪个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多少。

  然后提问:如果不求平均身高,直接用各组所有人身高的和进行比较行不行?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由于两组人数和每人的身高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而只能用平均身高进行比较。

  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2题。

  四、小结(略)

平均数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平均数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操作中体验“同样多”,引出平均数。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1)

  师: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一样多,可以怎样做?每个笔筒放几支?

  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的想法,最后形成一致意见。

  师:每个笔筒平均放3支,这样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就同样多了,这个数量3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认识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平均数。

  师: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投10个,投篮结果如下:

  (PPT课件出示)

  师:你能读出哪组的成绩好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全班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出现比总数情况,这样不公平,教师要引导学生考虑怎样比较才“公平”。师生总结得出: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来比较最公平。(学生自己尝试计算。)

  学生交流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并根据两个组的'平均成绩说明哪个组的成绩好。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知道平均数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

  师生总结得出: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求平均数。

  师: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你能计算出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吗?(PPT课件出示统计表)

  学生自己计算,然后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3个”是每天实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吗?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解求出的3个“不是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而是算出的一个平均数”。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一练”第1,2题。

  2.完成教材第86页“问题讨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平均数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材第30—31页练习七3—7题与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求平均数的实际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初步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做练习七的第3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解答的方法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解答的方法是:把所有老人年龄的和除以老人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自己解答。解答之后,集体订正。

  二、做练习七的第4题

  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解答之后,集体订正。

  三、做练习七的`第5题

  先让一位学生读统计表上的两行文字。然后,教师提问:

  谁能看懂这个统计表?

  上面一行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下面一行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计算出平均每棵桃树的产量,应填在哪里?

  然后,学生自己计算填表。

  四、做练习七的第6题

  教师读题后,先让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然后回答教师的问题。

  教师提问:一小格代表几米?

  谁爬得最高?

  接着,让学生独立把条形统计图里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计算出平均每人爬的米数,填上第(3)小题的空。做完,集体订正。

  五、做练习七的第7题

  这道题,教师可提前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自己去调查。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拿出调查结果,计算出小组的平均成绩。然后,可让学生把调查结果在教科书第161页的方格图中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练习七的第8题。

  整理和复习

平均数数学教案12

  学习内容:

  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

  学习目标:

  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

  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学习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

  学习准备:

  课件,小黑板,统计表

  学习流程:

  一、导入

  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

  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

  (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

  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

  (1)指名展示

  (2)这种方法叫什么?

  点拨:移多补少

  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

  (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

  14+12+11+15=

  (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

  524=

  4、归纳

  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平均分几份

  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达标测评

  1、练习十一第2题

  (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

  (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

  (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第43页的例2及练习十一的3~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口算卡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计算:

  (8+3+2+7)÷5(2+3+6+7)÷3

  88÷8         279÷9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看图,了解图意。

  (2)出示统计表,了解信息。

  欢乐队

  单位:厘米

  王强 谢明 李雷 王小飞 刘思

  148 142 139 141 140

  开心队

  单位:厘米

  杨阳 周小杰 陶晓 卢浩 蔡志

  144 146 142 145 143

  ⑶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王强最高,李雷最矮。

  ⑷怎样比量队身高?

  先求出两个球队的各自的平均身高,再比较。

  ⑸计算:

  快乐队:(148+142+139+141+140)÷5

  =710÷5

  =142(厘米)

  开心队:(144+146+142+145+143)÷5

  =720÷5

  =144(厘米)

  142<144,所以开心队的平均身高高一些。

  明确: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地总体情况。

  三、巩固练习

  第44页练习十一第4题。

  尝试解答,交流解答过程。

  四、作业设计。

  第44页练习十一第3、5题

平均数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这一重要定理;

  (2)能运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及求一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不等式的结构的分析及特征的把握掌握重要不等式的联系;

  (5)通过对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和等号成立的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认识习惯,进一步渗透变量和常量的哲学观;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本节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一个重要的不等式:,根据这个结论,又得到了一个定理:,并指出了为的算术平均数,为的几何平均数后,随后给出了这个定理的几何解释。

  (2)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掌握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积有最大值,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的结论,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平均值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单方面强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注意到平均值定理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发现使用定理求最值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才能大大加深学生对正确使用定理的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深刻地掌握平均值定理求最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㈠定理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公式以及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和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都是正数。

  例如成立,而不成立。

  (2)这两个公式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因此对其中的“当且仅当……时取‘=’号”这句话的含义要搞清楚。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当时取等号,其含义就是:

  仅当时取等号,其含义就是:

  综合起来,其含义就是:是的充要条件。

  (二)关于用定理证明不等式

  当用公式,证明不等式时,应该使学生认识到:

  它们本身也是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用比较法(将在下一小节学习)证出的。因此,凡是用它们可以获证的不等式,一般也可以直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用比较法证明。

  (三)应用定理求最值的条件

  应用定理时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1)两个变量必须是正变量;

  (2)当它们的和为定值时,其积取得最大值;当它们的积是定值时,其和取得最小值;

  (3)当且仅当两个数相等时取最值.

  即必须同时满足“正数”、“定值”、“相等”三个条件,才能求得最值.

  在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时,还要注意进行恰当的恒等变形、分析变量、配置系数.

  (四)应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

  在应用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注意;

  (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正确写出答案。

  2.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建议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为背景,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自然且合理.

  (2)在新授知识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引导、启发,让学生逐步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应用它们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有关概念使学生理解准确,尽量以多种形式反映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深刻理解.

  (3)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4)可以设计解法的正误讨论,这样能够使学生尝试失败,并从失败中找到错误原因,加深对正确解法的理解,真正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

  (5)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客观世界并反作用干客观世界.为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平时教学中就应适当增加解答应用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不禁感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推导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

  2.理解定理的几何意义;

  3.能够简单应用定理证明不等式.

  教学重点:均值定理证明

  教学难点:等号成立条件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完成了对不等式性质的学习,首先我们来作一下回顾.

  (学生回答)

  由上述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列重要的不等式.

  二、讲授新课

  1.重要不等式:

  如果

  证明:

  当

  所以,

  即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又可得到

  2.定理:如果是正数,那么

  证明:∵

  即

  显然,当且仅当

  说明:)我们称的算术平均数,称的几何平均数,因而,此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都是正数.

  )“当且仅当”的含义是充要条件.

  3.均值定理的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

  以长为的线段为直径作圆,在直径 AB 上取点 C . 过点 C 作垂直于直径 AB 的弦DD′,那么

  即

  这个圆的半径为,显然,它不小于 CD ,即,其中当且仅当点 C 与圆心重合;即时,等号成立.

  在定理证明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4.例题讲解:

  例1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1)如果积是定值 P, 那么当时,和有最小值

  (2)如果和是定值 S ,那么当时,积有最大值证明:因为都是正数,所以

  (1)积 xy 为定值 P 时,有

  上式当时,取“=”号,因此,当时,和有最小值.

  (2)和为定值 S 时,有

  上式当时取“=”号,因此,当时,积有最大值.

  说明:此例题反映的是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方法,但应注意三个条件:

  (1)函数式中各项必须都是正数;

  (2)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

  (3)等号成立条件必须存在.

  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熟悉均值定理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

  课本P 11练习2,3

  要求:学生板演,老师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课后作业:习题6.2 1,2,3,4

  板书设计:

  §6.2.1 ……

  1.重要不等式说明)4.例题……学生

  ……)……练习

  )……

  2.均值定理3.几何意义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均值不等式定理;

  2.会应用此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解题中的转化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定理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学生回答)

  利用这一定理,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也可求解某些函数的最值,这一节,我们来继续这方面的训练.

  二、讲授新课

  例2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分析:此题要求学生注意与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形”上发生联系,从而正确运用,同时加强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条件的认识.

  证明:由都是正数,得

  即

  例3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深为3m,如果池底每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

  分析:此题首先需要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即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函数的最值,其中用到了均值不等式定理.

  解: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 x m,水池的总造价为 l 元,根据题意,得

  当

  因此,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m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评述:此题既是不等式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应注意数学语言的应用即函数解析式的建立,又是不等式性质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应注意不等式性质的适用条件.

  为了进一步熟悉均值不等式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与求函数最值中的应用,我们来进行课堂练习.

  三、课堂练习

  课本P 11练习1,4

  要求:学生板演,老师讲评.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掌握利用均值不等式定理证明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并认识到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

  习题6.2 5,6,7

  板书设计:

  均值不等式例2 §6.2.2例3学生

  定理回顾…… ……

  …… …… ……练习

  …… …… ……

平均数数学教案15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

  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略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发现

  1、教学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地区这几年城镇和乡村的人数变化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xx年与xx年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那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并列排放来比较,并思考怎样把它们合并起来。

  2、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试着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区分两个内容,采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

  (4)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结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同时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教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96页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独立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画出的条形是横向的。

  (3)分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比较纵向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丙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的问题。

  (三)巩固发散

  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请你动手绘制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么进货?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本节课学习并掌握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教学后记

  略

  第3课时

  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营养午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常识,培养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确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科学分析结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菜?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探索发现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一份菜谱。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出示每份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3、小结。

  我们在进行午餐营养判断时既要看热量又要看脂肪,只有两种指标都不超量时才能算是营养的午餐。

  (三)巩固发散

  1、学习合理搭配。

  如果让你动手搭配菜谱,你会了吗?每人只搭配一组就行。要求:在这十种菜中任选三种搭配一起,营养一定要合理。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2、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3、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菜谱。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2)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g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六、教学后记

  略

【平均数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05-20

11-05

01-06

05-21

09-19

09-05

09-13

07-20

06-17

最新推荐